新醫改于2009年開啟,為期三年,2011年為收官之年。但藥價虛高、醫生難以合理流動、公立醫院改革無法實質撬動等現實難題,仍擺在人們面前。政策能否在執行中得到落實,老百姓能否真正得到實惠,都是對現有醫改政策的考驗。2011年作為醫改收官之年,下半年政策走向或將決定三年醫改成效大小。
藥價虛高還有“退燒”余地
2009年8月,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啟動實施,同時公布了307種基本藥物目錄。根據今年2月***公布的《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2011年將實現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全覆蓋。在所有**辦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藥品零差率消瘦。
事實上,基本藥物制度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保證基本藥物足量**和合理使用,轉變“以藥補醫”機制,并最終解決藥價虛高的問題。不過,即使在醫改任務實施這幾年里,大部分患者依然沒有感覺到藥價有大幅度降低。業內人士指出,基本藥物制度按照既定目標在年底全覆蓋應該不成問題,但最終能發揮怎樣的效果還要看實踐中的運行。
在地方的行動上,北京從去年開始推行集中招標采購藥品,整體藥價一下降低20%。對此,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表示,公立醫院藥品“同城同價”可以有效緩解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對部分藥品價格進行合理規范和統一定價,可以給一直虛高的藥價“降溫”。
有業內人士指出,集中采購或成降低藥價過程中的“強心劑”,目前很多地方已經在實施藥品集中采購,在監管到位的情況下,未來藥品價格降低的空間仍然很大。
醫師多點執業多地“遇冷”
部分地區和醫院醫療資源貧瘠、缺乏骨干優秀醫生,凸顯了區域醫療布局不合理的現狀,實現多點執業也是很多醫生的心愿。繼2009年將廣東省和云南省昆明市確定為醫師多點執業試點省市后,去年衛計委又將試點范圍擴大至北京市、海南省等地。不過,部分地區醫師多點執業卻出現“遇冷”的情況。
以北京為例,按照今年3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符合條件的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執業醫師經注冊,可在北京行政區域內2-3個醫療機構依法開展診療活動。
不過,記者昨日從北京市衛生局獲悉,截至6月30日,北京僅有166名醫師辦理了多點執業注冊,數千名醫生還處在無證“走穴”的狀態。北京一位三甲醫院醫生向記者透露,多點執業手續太復雜,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北京26個醫改配套政策將***
下半年多項配套政策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年底,醫改即將進入攻堅年之際,三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配套性文件密集下發。去年12月,《***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在中國**網公布,當月還有鼓勵社會資本興辦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和規范基本藥物采購機制等文件發布。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仍然會有醫改相關配套措施下發。目前,降低藥價是百姓呼聲最高的,今年下半年或有可能會相繼***與抑制藥價虛高有關的新政。相關專家表示,提高醫生待遇、盡快全部取消公立醫院15%的藥品加成,也被寄予不少期待。此外,醫師多點執業也急需配套措施的***,讓醫生由“單位人”變為“自由人”。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