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前不久開出了江蘇第一家保膽專病門診,吸引了不少膽囊疾病患者的關注。江蘇省膽道外科學組組長、中大醫院普外科主任嵇振嶺教授表示,保膽手術并不是所有的膽囊病人都適合做,對于保膽手術的基本知識與適應癥,廣大患者應有所了解。
嵇振嶺教授介紹說,膽囊不僅具有儲存、濃縮和收縮、排泄的功能,還有調節膽管內壓力的作用, 而且還具有復雜的化學功能和免疫功能。膽囊結石(息肉)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因此大量的膽囊病人沒必要簡單地一切了之。
臨床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如果膽囊已經切除,待到患者進食時, 已無足量的膽汁相助,就會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癥狀。并且膽囊切除術后膽汁儲備功能的喪失,導致膽汁由進食引起的間歇性排泄變成了持續性排入十二指腸,24小時之內十二指腸球部均有膽汁潴留,增加了膽汁返流入胃的機會,很容易出現十二指腸腸液胃返流,導致反流性胃炎。
臨床上醫生常常會發現膽總管結石病人多有膽囊切除的病史。有研究表明,膽囊切除術后罹患結腸癌的幾率有所增加。另外,保留膽囊還能夠消除慢性膽囊炎。
嵇振嶺主任醫師指出,保膽手術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的方法,是十分先進的微創治療方式。患者術后腹部無明顯疤痕,甚至看不到疤痕。并且因為腹腔鏡和膽道鏡能夠放大手術視野10倍,非常細小的結石和息肉都能清楚地顯示,所以結石和息肉能夠一次性徹底清除,不會殘留。
但是,保膽手術并非人人皆宜的,膽囊結石數目為1-3枚、直徑小于2厘米、經檢查膽囊收縮功能良好的患者以及良性的膽固醇性息肉的膽囊息肉患者,可以考慮到保膽門診就診。相反,患有膽囊癌、膽囊惡性息肉等膽囊惡性病變;膽囊腺肌增生癥;多發充滿型膽囊結石、巨大膽囊結石;急性化膿性、穿孔性、壞疽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膽囊壁增厚、膽囊萎縮、膽囊壁鈣化)等患者,則不適合選擇保膽手術治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膽囊切除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