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性病管理中,性病包含有5中,其中常見的如梅毒、淋病、以及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而對于生殖道沙眼衣原體卻不是很常見,很多的醫院及醫生還是用非淋這種不規范的名稱來指代,但其實在我國規定的性病及傳染病防止中,生殖道沙眼衣原體已作為乙類傳染病加以管理,并作為性病進行防止。
一、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的流行形勢
沙眼衣原體感染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極為常見,在很多國家,淋病的發病數逐漸下降,而沙眼衣原體感染的發病數逐年上升,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新發的沙眼衣原體感染約1.3億例,在我國生殖道沙眼衣原體也是常見的性病之一。
隨著近幾年來,這種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造成的后果也越來越多的顯現出來,全世界對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的防控越來越重視,但在我國,由于一些醫療機構對生殖道沙眼衣原體還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很多的病例漏報錯報,病例的數據不能反應真實的疾病狀況,對疫情的估計也會嚴重不足,造成了防控和治療中,會有很多問題出現。
相對于歐美國家,我國的性病還是以梅毒為主,但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所占的比例已經逐步上升,從檢測點數據看,已經超過了淋病,成為占比第二的性病了。在一般人群中,生殖道沙眼衣原體也有著很高的發病率。
二、沙眼衣原體簡介
沙眼衣原體是一種專性的細胞內寄生的病原體,它不能合成自身所需的能量物質,與細菌有著廣泛的相似性,該病原體同時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有細胞膜,其結構與革蘭陰性菌的細胞膜非常相似。
根據侵襲力和引起疾病部位不同,可以分為沙眼生物型,和性病淋巴肉芽腫生物型(LGV);根據主要外膜蛋白抗原表位氨基酸序列的差異,可以分為19個血清型,沙眼生物型可分為 A~K,Ba、 Da、Ia 、Ja,LGV可分為L1-L3, L2a。A,B,Ba和C型最常見引起沙眼,D~K型主要感染泌尿生殖道,L1, L2, L3型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發現:1907年,捷克哈伯斯忒特和普羅瓦采克在沙眼病人刮片發現胞內包涵體;分離:1956年,湯飛凡采用雞胚卵黃囊接種法分離培養出沙眼衣原體(60周年);特征:專性的細胞內寄生的原核生物,具有獨特的發育周期(原體和始體)。
沙眼衣原體對熱敏感在56℃中5~10分鐘即可滅活,在干燥的臉盆上僅半小時失去活性,對冷及冷凍干燥有一定耐受性,在-60℃感染活性可保持5年,液氮內可保存10年以上,冰凍干燥保存30年以上仍可復蘇,0.1%甲醛液、0.5%石碳酸可將衣原體在短期內殺死,75%乙醇殺滅力很強,半分鐘即有效,對利福平、四環素、紅霉素均敏感。
沙眼衣原體的生活周期:Ⅰ,EB與上皮細胞黏附并內吞,Ⅱ,細菌分化,EB轉變成RB,Ⅲ,包涵體變性,吸收營養,細菌繁殖,Ⅳ,包涵體變大,RB轉變成EB,Ⅳ,細胞溶解,包涵體擠出,細菌釋放。
三、 傳播途徑方式
通過性行為進行水平傳播,分娩時通過產道對新生兒進行垂直傳播,生殖道分泌物直接接觸接種至眼部,導致包涵體結膜炎,也可上行感染,如未經治療,男性患者可發展為附睪炎等,女性患者可導致上生殖道感染(PID)。
潛伏期1~3周,一次性行為,男性對女性的傳播率為57%-70%,女性對男性的傳播率為28%-68%。感染的母親傳染給新生兒的機率為50%,大多數病例眼結膜炎,肺炎(10%-20%)。
四、臨床表現
男性:70%無癥狀,主要臨床癥狀:尿道炎,附睪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睪丸炎,直腸炎,眼結膜炎,關節炎(Reiter綜合征),導致**質量下降,影響生殖健康。
典型表現:尿道刺癢、尿痛及尿道灼熱感,疼痛較淋病輕,尿道口輕度紅腫,有少量稀薄漿液性或漿液膿性分泌物;
女性:50%無癥狀,主要臨床癥狀:宮頸炎,**炎,尿道炎,PID,子宮內膜炎,卵巢炎,直腸炎,眼結膜炎,導致異位妊娠,輸卵管不育。
典型表現:**分泌物稀薄至膿性,正常至增多,有氣味,宮頸充血,水腫,脆性增加,宮頸管口粘液膿性分泌物,特征性的肥大性濾泡狀外觀。
新生兒:結膜炎,生后5-12日,輕者無癥狀,有癥狀的新生兒表現為輕重不等的化膿性結膜炎,出現黏液性或黏液膿性分泌物,眼瞼水腫,瞼結膜彌漫性紅腫,球結膜炎癥性**狀增生,日久可致瘢痕、微血管翳;肺炎,常在3-16周齡發生。表現為鼻塞、流涕、呼吸急促,特征性的(間隔時間短、斷續性)咳嗽、常不發熱。體檢發現呼吸急促、可聞及濕啰音。
五、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的應對和挑戰
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的特點是:目前已處于高流行狀態,但大多是無癥狀感染,但有著嚴重的并發癥,對生殖系統有著很大的損害,但診斷還較多的依賴實驗室檢測。
但在我國,目前也還沒有開展衣原體篩查,一是因為普遍缺乏對該病的認識和重視,其二是缺乏簡單、快速、敏感的檢測方法;美國CDC推薦16-25歲的年輕女性每年進行沙眼衣原體的篩查,2003年,英國衛計委啟動的沙眼衣原體的篩查項目。
我國在這方面也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以應對沙眼衣原體的疫情蔓延,2008年全國的性病監測哨點增加了沙眼衣原體,2015年發表了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診治共識,2016年11月29日發行了《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診斷》。
目前面對的現狀是,我國報告的發病率歐美等國家的1/10,對生育結局的影響是嚴重的,但不管是哪個部門還是防止人員,對疾病的重視和認識程度還有著嚴重的不足,也缺乏良好可行的篩查策略。
目前只能做到的是,提倡行為的改變,如減少或杜絕非婚性行為,推遲首次**年齡,減少性伴的數目,慎重選擇性伴,使用安全套等;如果有非婚性行為或其他不安全的性行為,或者有可以的尿道癥狀、白帶異常,應該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做相關的檢查,及早診斷,及時治療,避免發生合并癥和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