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梗阻的治療
2018-12-03 14:00
閱讀:3638
來源:愛愛醫
作者:曾重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大部分小腸梗阻(BOS)可歸因于術后粘連。
大部分小腸梗阻(BOS)可歸因于術后粘連。術后粘連性疾病的患者很可能患有亞臨床 BOS,通常可自行好轉,無需住院治療。盡管腹腔鏡手術的應用越來越多,并且假定腹腔鏡手術相關的粘連疾病減少,但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繼發于粘連的SBO率同時降低。
臨床表現
在急診科科患者出現胃脹、惡心和嘔吐這些癥狀,連同腹部手術的病史、已知疝氣、既往小腸梗阻或惡性腫瘤,應進一步懷疑BOS。必須評估癥狀的性質、頻率和持續時間,并確定其他癥狀,例如發熱、寒戰、腹瀉、便秘或頑固性便秘。這些癥狀的評估可幫助區分保守治療的患者(惡心、脹氣、模糊疼痛)和應直接進入手術室(或發熱、頑固性便秘)的患者。
檢查疑似腸梗阻的患者時,通過檢查發現腹脹是梗阻的標志,尤其是在腹部可見手術疤痕的情況下。從傳統上講,聽診應該顯示出高調的腸鳴音,但聽診也可能顯示一個靜音腹部。
病因
對于無手術史的患者,疝是小腸梗阻最常見的原因。表現可能是完全阻塞到部分阻塞,但臨床醫生通常應警惕絞窄或嵌頓的跡象。特別是 Richter “疝”,只有一部分腸壁位于疝缺損內,必須考慮腸壁嵌頓和缺血,僅有部分梗阻。值得注意的是,粘附性疾病可能繼發于腹膜炎、憩室炎、放射性腸炎或甚至盆腔炎性疾病。膽石性腸梗阻是另一種小腸梗阻的原因,是一種錯覺。其實不是腸梗阻,而是通過膽汁-腸瘺侵蝕膽結石導致的回盲瓣的近端或近端真正的機械性梗阻。通常在成像上確認膽道內存在空氣,需要修復膽道瘺,最好立即手術治療
診斷和檢查
經過全面的病史和體格檢查后,實驗室檢查值有助于識別哪些患者需要緊急手術治療。對于窒息、腸道損傷或穿孔,復蘇后持續性白細胞增多令人擔心。嘔吐延長可引起低鉀血癥、低氯性代謝性堿中毒,而腸缺血可引起乳酸酸中毒。對于病情穩定的患者,平片是主要評價的適當選擇。體征包括小于3cm 直徑的小腸膨脹、減壓遠端袢、缺乏結腸中的空氣和直立薄膜上的空氣液面。患者還可能有胃脹和液體水平。腹部的 “無氣體” 提示所有腸袢均充滿液體,符合腸梗阻。拍攝胸部 X 光片或高位 KUB 以尋找指向穿孔的游離氣體。
為了評價腸壁的灌注,推薦靜脈注射造影劑。口服造影劑有時可改善腸袢的可視化;但是,通常耐受性不佳。 CT 掃描是排除腸損害的可靠檢測方法。盡管軸向視圖是 CT 解釋的歷史標準,但我們發現冠狀圖像更加適用于診斷小腸梗阻。冠狀平面能夠同時識別腹部整體與胃、結腸和小腸之間的關系,CT 掃描的局限性包括對部分梗阻的定位不佳,因為腸膨脹程度較小。
治療
非手術治療
盡可能采用保守治療,以避免操作風險。但是,為了在術后安全管理小腸梗阻,患者必須保持血液動力學穩定,必須通過初始復蘇解決酸中毒和白細胞增多,并且不應出現穿孔的體征。治療的主要作用是鼻飼減壓和支持性護理。鼻胃減壓術最好使用 Salem 貯槽管,用空氣和水沖洗,以保持最佳通暢性。根據需要,使用乳酸林格氏液進行液體復蘇,并根據需要更換電解質。通過測量尿量來監測復蘇十分重要,這經常需要膀胱導管插入術。
歷史上,認為每日平板腹部 X 線檢查必須遵循進展性腸梗阻的進展。這不是必需的。通過體檢、減少疼痛和排氣的次數來決定患者是否有更多的改善,而不是每日圖像的結果,如果患者在保守治療48-72小時試驗后沒有進展,建議進行隨訪成像。
保守治療對于早期出現低級別惡心和可管理疼痛的患者而言是合理的。疑似疝氣或腫瘤為梗阻性的患者不應接受保守治療。如果患者確實是手術候選人,臨床醫生還必須考慮患者的手術和平衡的個體風險因素,以權衡保守治療的風險。如果患者在減壓和支持治療72小時后未出現好轉,大多數情況下保守治療失敗。
手術治療
如前所述,腹膜炎或絞窄的患者需要緊急手術治療。此外,不可復位的疝患者和近期手術后6周內再次入院的患者可能需要手術干預。中線入路通常適用于進入腹部,注意避免損傷可能與既往手術腹壁連在一起的潛在腸道。粘連松解術適用于實現腸道的安全可視化,但不需要完全松解所有粘連,以實現腸梗阻的解決,并可能對其他健康的腸道造成不必要的損傷。一旦定位和糾正阻塞源,必須特別注意回盲瓣的遠端,以確保不存在下游阻塞部位。手術時應當修補有阻塞來源的疝。在涉及腸道內容物溢出的病例中,優選使用生物補片進行疝修補;但是,如果未發生污染且無需進行腸道切除術或修復,則合成補片適當。應評價腸道是否存在任何損傷,包括進入腹腔或粘連松解術可能發生的醫源性損傷。如果存在損傷,則采用間斷 Lembert 技術采用蠶絲縫線進行初次修復。
當出現穿孔或完全性的腸缺血時,必須切除。當認為腸道勉強可行時,外科醫生可選擇在短時間內將腸道留在患者體內,以使腸道重新融合至其全部能力,并限制不必要的切除。在需要大量復蘇或腸道極度腫脹的情況下,這可能特別有用。熒光素染料(500-1000mg 靜脈給藥,溶于10%溶液)與燈光結合使用,以識別灌注不良的區域,并可能有助于確定少量活的腸部分。如果在探查過程中發現腫塊或腫瘤,應采用腫瘤方式切除,沿腸道邊緣8-10cm,并切除與切除標本相關的淋巴組織。應檢查肝臟和腹膜腔是否存在任何轉移跡象。在手術室結束后患者應留置鼻胃管。
外科醫生也許正在使用腹腔鏡技術變得更容易,重要的是對回盲瓣的所有通路進行全面的腸道檢查,并確保沒有遺漏的腸切開術。雖然我們認識到并感謝外科手術對腹腔鏡手術的熱情,但必須謹慎使用這種技術,在大多數情況下,開方法仍然是安全和有效的。
緩解惡性梗阻
晚期惡性腫瘤中小腸梗阻的手術方法需要特別注意,在選擇適當的手術治療時解決治療的目標。癌擴散、網膜結塊和其他終末期惡性腫瘤可引起頻繁、復發性和失能性麻痹性腸梗阻。這些患者受益于姑息性治療,而不是侵入性粘連松解術或腸道切除術。經皮、圖像引導或小切口技術的胃管的姑息性插入使患者能夠在門診進行減壓。手術在減輕惡性腸梗阻方面具有決定性的地位,但需要進行減壓、癥狀管理和臨終關懷。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