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交流 > TRI—急診PCI的首選方案

TRI—急診PCI的首選方案

2012-09-03 16:35 閱讀:7220 來源:愛愛醫 責任編輯:潘樂樂
[導讀] 急性心梗(AMI)是心內科急危重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目前,急診介入治療(PCI)是最有效的急診再灌注方法,急診PCI術途徑包括:經股動脈、經橈動脈、經尺動脈、經肱動脈,其中經股動脈途徑介入治療(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 TFI)是經典途徑,其操作簡

    急性心梗(AMI)是心內科急危重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目前,急診介入治療(PCI)是最有效的急診再灌注方法,急診PCI術途徑包括:經股動脈、經橈動脈、經尺動脈、經肱動脈,其中經股動脈途徑介入治療(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 TFI)是經典途徑,其操作簡單、方便易行,但并發癥發生率高、術后患者臥床時間長;經橈動脈途徑介入治療(Transradial Intervention, TRI)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但技術掌握略顯困難;經尺動脈、經肱動脈途徑因操作難度較大,只做為特殊情況下的備選途徑。

    PCI作為冠狀動脈血運重建的一種微創方法,始于1977年由德國醫生Andreas Gruentzig實施的世界上第一例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PTCA)。此后的30年里,以 PTCA為基礎的PCI技術迅速發展,成為冠心病血運重建治療的重要手段。1989年,加拿大醫生Campeau首先報道了穿刺橈動脈行冠狀動脈造影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992和1993年,荷蘭醫生Kiemeneij等先后報道了經橈動脈經皮球囊冠狀動脈成形術及支架置入術,使PCI進入了新紀元。魏盟教授于1999年在《中華心血管病雜志》首先發表了經橈動冠脈造影術(Transradial Angiography, TRA)及TRI術的學術論文,標志著TRI術在國內的正式開展,之后,國內TRA及TRI發展迅速,2006年國內163家醫院共進行了108 658例TRA和45176例TRI,2007年,111家醫院參與調查,共進行了115124例TRA(占冠狀動脈造影總數的60.24%)和48379例TRI(占PCI總數的56.28%)。目前,經橈動脈已成為國內PCI術的主要途徑。

    對于AMI直接PCI術,近十年來,國內外進行大量急診TRI的嘗試。搶救AMI關鍵在于縮短罪犯血管再通時間,所謂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經橈動脈PCI能否獲得與股動脈相似的再灌注時間是影響預后的關鍵。Louvard在一個雙中心的注冊研究中發現急診TRI治療AMI成功率與經股動脈相似,且穿刺點嚴重出血并發癥少。Ziakas對155個AMI患者分別通過不同途徑行直接或補救PCI,結果也提示兩組有相似的手術成功率,住院期間MACE無顯著性差異,但經股動脈組血管并發癥明顯增多。之后國內外多個研究也證實了急診TRI的可行性、安全性。在我國,急診TRI 發展迅速,2007年所調查的115124例TRA 中,急診TRI 2284例,占急診PCI總數的 31.99%,并發癥發生率低于2.9%。2011年,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完成急診PCI 215例,其中急診TRI 201例,占93.5%%。在德國慕尼黑剛結束的2012ESC會議上,公布了2012ESC AMI-STEMI治療指南,新的指南對于急診PCI也建議TRI。

    急診TRI適用于絕大多數需行急診PCI的AMI患者。AMI患者一般狀態較差,容量不足,且需強化抗栓治療,使經股動脈行急診PCI后穿刺局部的大出血、皮下血腫、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瘺、腹膜后血腫、皮膚破潰感染及拔除鞘管時迷走神經反射等并發癥的危險增加,同時因延長了臥床和住院時間,增加了深靜脈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風險。而與其相比較,急診TRI優點明顯:橈動脈走行表淺,無重要的靜脈與神經伴行,不易發生與穿刺有關的血管神經損傷;創傷小,易于止血,血腫、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瘺等出血或血管并發癥少,更不易發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患者心理壓力輕,易于接受;術后無體位限制,易于整體病情恢復,尤其對于急性心梗伴左心功能不全者,避免了加重心衰的強迫平臥位;術后方便護理;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

    急診TRI手術操作與擇期TRI相仿,器械選擇上應更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穿刺點多選擇橈骨莖突近心端2~3cm處;造影時推薦使用左右冠共用導管如Tig導管等,減少器械重復進出上肢動脈可能導致的血管痙攣;多選擇6F指引導管完成PCI 手術。為縮短手術時間,也可選擇左右冠共用指引導管同時完成造影及PCI術,如 6F IL指引導管。當然,根據手術需要,其他造影導管或指引導管均可選擇,為增加支撐力,必要時可利用5進6技術。之后手術操作與TFI或擇期TRI相當。

    任何事情皆有其兩面性,TRI也是如此,并非所有AMI均可行急診TRI,以下情況應考慮TFI:
    (1)持續心源性休克。病人的休克狀態絕大多數是由于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從而影響心肌收縮力和心室泵功能,再加上神經反射及血容量不足,導致血壓下降以至危及生命。在此情況下橈動脈常捫不清,穿刺成功率低,多次穿刺又將浪費寶貴的搶救時間,故首選股動脈途徑行PCI。
    (2)病情嚴重,生命危在旦夕。患者心梗后出現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內環境紊亂、酸堿失衡或因惡性心律失常經多次心肺復蘇,病情極度危重,需盡快PCI并盡早結束手術,應首選TFI。
    (3)術后需IABP輔助。估計術后需IABP的患者,因最終需穿刺股動脈,也應放棄橈動脈途徑。對于術中即需要IABP輔助的患者,也可嘗試單側股動穿刺+ 單側橈動脈穿刺途徑,從而避免雙側股動脈穿刺,盡量減少并發癥。
    (4)橈動脈途徑操作困難或存在禁忌。急診PCI術,橈動脈穿刺失敗、導絲導管到位困難、或其他原因預計將嚴重影響手術進程時,不應耗費過多時間,而應該果斷改行股動脈途徑。對于存在橈動脈穿刺禁忌的情況,如同側尺動脈閉塞、橈動脈閉塞、局部動靜脈造瘺、穿刺局部外傷或感染等,應首選股動脈途徑。
    (5)初學TRI的術者,因為初學者穿刺橈動脈的時間要明顯大于穿刺股動脈。

    另外,采取急診TRI時,也應注意一些常見并發癥,例如出血、穿刺點局部血腫、上肢動脈走行區的血腫、感染等,更應避免發生嚴重的并發癥,例如骨筋膜室綜合癥、神經損傷致爪型手、壓迫時間過長致局部組織壞死等。總之,急診TRI是一種有著廣闊前景的核心技術,能夠達到經股動脈急診PCI相似的手術成功率和預后,且血管并發癥少,效益-費用比高,優勢明顯,但橈動脈冠脈技術學習周期長,操作難度高,同時也要注意選擇合適患者,并避免一些并發癥的發生。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乾安县| 麻阳| 武川县| 陇南市| 吉木乃县| 井陉县| 宁南县| 新兴县| 常山县| 安宁市| 吉首市| 南华县| 项城市| 北票市| 疏勒县| 西平县| 敦煌市| 玉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哈尔滨市| 达拉特旗| 札达县| 肥东县| 新龙县| 汾西县| 新邵县| 阿荣旗| 蒙城县| 新密市| 封丘县| 班戈县| 界首市| 江永县| 福海县| 阜宁县| 监利县| 阿图什市| 海城市| 偃师市|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