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體素的MRI研究表明,慢性背部疼痛等多種病因的慢性疼痛往往出現多個腦區的灰質體積減少,灰質萎縮已被證明是慢性疼痛感知和調節的重要機制。
中國西安交通大學毛翠平博士所在團隊一項關于“Differences in brain structure in patients with distinct sites of chronic pain: a voxel-based morphometric **ysis”的研究,使用了基于體素的MRI分析方法觀察了有不同疼痛部位的慢性腰背痛患者腦灰質區域的變化,結果發現,腰背部疼痛患者腦區灰質體積異常比上背部疼痛患者更廣泛,頸肩痛和腰背部疼痛患者皮質灰質體積減少,而皮質下灰質體積增加只發生在腰背部疼痛患者中。提示腰背部疼痛患者基底節灰質體積增加可能是神經可塑性的適應的反應。
相關結果發表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志2013年11月第32期。
基于體素的形態測量證實,腰背部疼痛患者皮質下結構雙側殼核、伏核、右側蒼白球、尾狀核及左側杏仁核灰質體積增加。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