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創正壓通氣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是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臨床呼吸生理及ICU學組于2008年在2002年草擬的《無創正壓通氣臨床應用中的幾點建議》的基礎上經過大量檢索后修訂而成
《2009無創正壓通氣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內容預覽
氣道內正壓通氣是目前治療或搶救呼吸衰竭常用的有效方法。有創正壓通氣需要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導致患者痛苦并可引起多種并發癥(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故只能用于嚴重呼吸衰竭和有生命危險的患者。NPPV的最大優點是無需建立有創人工氣道。自1989年Meduri等報道NPPV用于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導致的呼吸衰竭后,NPPV的臨床研究可分為2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9—1995年)主要是開放式觀察研究
第二階段(1995年后)是依據循證醫學原則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RCT)。
近十多年來,隨著臨床應用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應用范疇不斷擴展,已經成為臨床上常用的輔助通氣技術。NPPV的臨床應用是近十余年機械通氣領域的霞要進步之一,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I)NPPV由于“無創”的特點使機械通氣的“早期應用”成為可能;
(2)NPPV減少r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使用,從而減少人工氣道的并發癥;
(3)NPPV在單純氧療與有創通氣之間,提供了“過渡性”的輔助通氣選擇:在決策是否應用有創通氣有困難時,可嘗試NPPV治療;在撤機過程中,NPPV可以作為一種“橋梁”或“降低強度”的輔助通氣方法,有助于成功撤機;
(4)NPPV作為一種短時或間歇的輔助通氣方法擴展r機械通氣的應用領域,如輔助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長期家庭應用、康復治療、插管前準備等,隨著NPPV技術的進步和臨床研究的進展,形成了有創與無創通氣相互密切配合的機械通氣新時代,提高了呼吸衰竭救治的成功率。
為了指導和規范NPPV的臨床應用,不少岡家先后推出專家共識和指南。2001年,美國胸科學會首先發表了NPPV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隨后,英國胸科學會等也制定了臨床應用指南舊。眾多的核心雜志也分別刊登專題綜述和薈萃分析。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呼吸生理與重癥監護學組也在2002年草擬r我國的《無創正壓通氣臨床應用中的幾點建議》舊。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NPPV的臨床應用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為此,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經過}寸論后,對原來的“建議”進行修訂,在增加新內容的同時,改為“譬家共識”,期望通過此專家共識的發表,為臨床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提供參考,促進我國NPPV臨床應用的規范化,提高治療水平。
點擊下載完整版:《2009無創正壓通氣臨床應用專家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