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是內蒙古大學附屬醫院關于尿動力學和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療的研究,發表在中華泌尿外科雜志的基層天地板塊。尿動力學研究已經不是比較新的方向了,我們科室早已經把尿流動力學檢查作為前列腺增生手術前的常規檢查。這篇文章能發表在中華泌外還是有一定的意義的,并放在了就基層板塊,由此可看在很多基層或欠發達地區尿動力學并沒有得到廣泛普及。
點評:
作者回顧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30例單純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臨床資料,除外神經系統病變、中重度糖尿病、中重度高血壓病、尿道狹窄、膀胱結石、前列腺癌的患者。年齡為51~92歲,中位年齡72歲。病史3個月~15年,平均4年。130例患者均行尿動力學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目前來說有條件的醫院都已經購置尿流動力學,不管是文章中用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檢查,對于有下尿路癥狀沒有絕對禁忌證的患者均可行尿流動力學檢查。尿流動力學檢查的目的我個人覺得就是找出出現下尿路癥狀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因為長期排尿不暢,可能導致膀胱功能的紊亂,因此在術前都需要通過尿流動力學了解膀胱功能,若膀胱功能差,即便前列腺增生嚴重也不給予手術治療,因為手術解決不了問題。這樣也能夠避免一些醫療**,以往沒有尿流動力學檢查,有些患者手術治療效果不好。
作者將130例患者尿動力學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并分類。按照膀胱出口梗阻分:膀胱出口梗阻(BOO) 109例,可疑梗阻15例,無梗阻6例。按照膀胱功能分類:不穩定性膀胱逼尿肌6例,低順應性膀胱7例,膀胱逼尿肌收縮乏力15例,無張力性膀胱3例,膀胱功能正常99例。作者的按照這種分類也符合前列腺增生手術尿流動力學檢查的思路,一是看有無梗阻及梗阻的嚴重性,二是看膀胱逼尿肌功能。
作者將99例膀胱功能正常患者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3例無張力性膀胱患者中,1例為可疑梗阻,2例為BOO,考慮膀胱功能差,均行膀胱造瘺術。15例逼尿肌收縮乏力患者中,4例為BOO,9例為可疑梗阻,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膀胱造瘺術;2例為無梗阻,行保守治療。 6例不穩定性膀胱患者中,2例為無梗阻,行保守治療;4例為可疑梗阻及BOO,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7例低順應性膀胱患者中,2例為無梗阻,行保守治療;5例為可疑梗阻及BOO,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本組130例中,108例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13例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膀胱造瘺術,3例行膀胱造瘺術,6例行保守治療。治療后3~6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患者癥狀明顯改善,療效滿意。從作者的治療決策來看大方向是沒有問題的,手術指征把握準確。這里面有些信息是從文章中看不到的,如底順應性膀胱的最大膀胱容量,這個也是手術的參考指標之一。但是從作者的最后數據來看,術后效果滿意。
作者文章最后提及對于BPH患者,為簡化檢查過程,進行膀胱壓力測定即可,不必將測定尿流率及尿道壓力作為常規檢查,同時結合B超檢查測量PVR,既能通過無創操作進行診斷,又能減少檢查費用。對于作者這個觀點我個人覺得想法是好的,但是現在的尿流動力學機器都能一起檢查,因此如果有條件的醫院可以一起檢查,膀胱殘余尿量也是術前常規檢查,用于評判患者病。
點評文獻:于惠種, 余大海, 王超奇. 尿動力學檢查在伴膀胱功能障礙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療中的價值.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8, 39, (5): 382-285.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