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交流 > 中藥膏方的臨床應用

中藥膏方的臨床應用

2012-07-02 10:05 閱讀:12585 來源:愛愛醫 責任編輯:潘樂樂
[導讀] 中藥膏方,又稱膏滋、煎膏,是一種將中藥飲片反復煎煮,去渣取汁,經蒸發濃縮后,加阿膠等動物膠質、滋補細料及黃酒、蜂蜜、糖或木糖醇制成的半流體狀或固體狀物稱為膏劑。膏,在《正韻》、《博雅》中解釋為潤澤。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蓋煎

    中藥膏方,又稱膏滋、煎膏,是一種將中藥飲片反復煎煮,去渣取汁,經蒸發濃縮后,加阿膠等動物膠質、滋補細料及黃酒、蜂蜜、糖或木糖醇制成的半流體狀或固體狀物稱為膏劑。“膏”,在《正韻》、《博雅》中解釋為“潤澤”。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蓋煎熬藥汁成脂液,而所以營養五臟六腑之枯燥虛弱者也,故俗稱膏滋藥。”膏劑作為中藥的一種劑型,自古就有,具有療疾或滋補的作用,如以療疾為主的枇杷膏能治痰熱咳嗽,益母草膏能治婦女月經不調,夏枯草膏能治甲狀腺腫大。以滋補為主的《本草綱目》有參術膏益元氣;《景岳全書》中有兩儀膏(黨參、熟地)補氣血;《沈氏尊生》的龜鹿二仙膏(由龜版、鹿角、枸杞子、人參組成)益氣養血,填精補髓。當今在江浙一帶冬令流行的膏滋方已具有其特定含義,即以滋補為主,在冬令服用。冬令進補是指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這四個節氣間,一般要經歷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進補可以選擇食補,亦可選擇藥補。藥補首推膏方。冬令進補膏方作為中醫養生的一種重要手段,其內涵有待于進一步傳承與弘揚。本文簡要介紹中藥膏方的臨床應用。

    1 中藥膏方的理論依據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是中醫因時制宜養生原則之一。謂秋冬之時,萬物斂藏,養生者宜順時而養,秋收冬藏,在秋冬季節尤其是冬季須護藏陰精,使精氣內斂,以潤養五臟。若秋冬不養陰,春夏就會顯得燥熱而容易上火。這一理論也為后世冬令進補膏滋方提供了理論基礎。并在明代醫家薛己、孫一奎、張介賓、趙獻可等腎命元氣理論影響下得到進一步發揮,膏滋方自明代以后在江浙滬一帶廣為流傳與此不無關系。

    2 中藥膏方特點

    2.1 因人而異

    一人一方,量身定做。膏方是醫生根據患者不同的體質特點和不同癥狀、體征而組方,充分體現了辨證施治和因人、因時制宜的個體化治療原則,從整體出發,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診察與辨治,通過氣血陰陽的綜合調治,使患者陰陽達到新的動態平衡,從而避免和減少來年疾病的發生、發展。

    2.2 劑型特點

    主要劑型是半流體與固狀物。膏方在制作時需要選用合適的基質作為制膏的底料。根據膏方加工中所用輔料的不同就有素膏與葷膏之分。目前制膏多選用葷膏,以阿膠、龜版膠、鹿角膠等作為制膏基質。對不適合服用以上膠類的患者,可選用素膏,在配方時盡可能取煎煮汁水較稠的中藥,如黃芪、山藥、熟地、玉竹等濃縮加飴糖(或蜂蜜)等收膏。

    2.3 服用攜帶方便

    由于膏劑一般都加有矯味劑,故較一般中藥口感好,加上是半流體狀或固體狀物體,便于攜帶,受到患者尤其是流動性較大職業者的歡迎。因此,現今膏滋方已不僅僅局限于冬季服用,有冷藏設備的今天,夏天也可以籍以療疾。筆者今年夏天治療數例疲勞綜合征患者,因工作或學習壓力較大,經常乘飛機往返于中、美、英、加等國,液體狀湯劑飛機不便攜帶,改用膏滋方治療,收效甚佳。就是取膏方便于攜帶及口感良好的優點。

    3 中藥膏方作用與適應癥

    由于膏滋方以補虛糾偏,平衡陰陽,調和氣血,協調臟腑功能為主要目的,所以多用于虛證、慢性病緩解期或穩定期、亞健康、更年期綜合征、老年臟氣功能衰退等。

    3.1 補虛扶正

    凡五臟虧虛、氣血不足、陰陽虛損,體質虛弱者均可服用。如外科手術之后、婦女產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處于恢復階段出現各種虛弱證候,均為適應癥。可通過膏方調補、滋養,有效改善虛弱癥候,恢復健康,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一般的湯劑雖然也可以起到滋補、調理的作用,但因為湯劑容易變質,不可能長期保存,加上口感不好,服用者很難長期堅持。而膏方中多以血肉有情之品的膠質收膏,滋補的力量顯著增強,非草木類藥劑所及。

    3.2 強體抗衰延年益壽作用

    中年早衰或年老體弱者均為膏方適應癥。老年人臟氣衰退,精力不足;中年人臟器功能日漸下降,加上工作、家庭與社會等壓力較大,容易導致未老先衰,若在冬令進補膏滋藥,可以抗衰延年。如頭發早白,頭暈眼花,齒搖耳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記憶衰退等衰老現象,均可通過膏滋方來強腎補體,抗衰延年。

    3.3 調理亞健康

    膏方的滋補目的著重在于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以此糾正亞健康狀態,使人體恢復到最佳狀態。可使上班族因節奏過快、壓力過大導致的亞健康狀態得到較好恢復,防患于未然。

    3.4 防病治病

    針對患者不同病證開列的膏方確能防病治病,如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冠心病、貧血、消瘦、糖尿病和中風后遺癥等疾病,在緩解期與穩定期服用,對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改善心腦血管供血,減少急性發作有一定的作用,有的可與治療用藥錯時服用,治病與防病并舉,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擇。也有認為對處于康復期的癌癥病人,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藥,不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體內貯存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助于防復發、抗轉移。

    3.5 美容養顏益智


    可以通過補腎調肝、益精補血來調節沖任,對中年及更年期婦女有一定的美容養顏作用。腦為髓海,通過補腎填精,達到一定的益智健腦作用。

    4 中藥膏方辨證原則

    膏方的辨證應遵循辨證與辨病相結合,辨證與辨質相結合的原則。膏方的適應癥多是亞健康或慢性病恢復期或穩定期,病人自覺癥狀不多,這時應該結合病人的宿疾與體質狀況,辨證與辨病、辨質相結合,對臨床更具指導意義。如用膏方調補心血管病應針對不同的體質與病、證進行綜合評價,如對高血壓素體陽亢者在補腎平肝的同時,注意清降氣火、滌痰化瘀,以防膏滋藥黏滯留瘀及助痰生火,為此筆者常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補腎,天麻、鉤藤、羚羊角平肝,同時加上夏枯草、黃芩、草決明清肝瀉火,赤芍、丹參、郁金活血化瘀,懷牛膝、杜仲、桑寄生、制首烏平補肝腎,臨床取效甚佳。在辨證基礎上對兼有糖尿病者可辨證選用具有降糖作用的藥物如淮山藥、黃芪、蒼術、玄參、生地、黃連、天花粉、石膏、知母等;合并高脂血癥者可辨證選用決明子、粉葛根、澤瀉、山楂等具有降血脂作用的藥物,收效會更好。

    5 中藥膏方藥材選擇

    5.1 中藥飲片

    醫生通過對患者病情與體質的詳細診察,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辨證論治。在處方時要注意一些中藥補劑的毒副作用,如何首烏一貫作為補益藥物使用,具有補肝腎與降血脂作用。然而,何首烏含大黃酸、大黃素蒽醌衍生物,可使肝細胞正常結構和代謝功能發生異常,臨床已有因服用不當引起肝炎的報道,應引起重視;柴胡、板藍根、益母草、胖大海、肉桂、穿山甲據報道長期使用或用量過大可對肝、腎有一定損害。這些藥都是常用中藥,使用時要引起注意。

    5.2 細料藥

    即指參茸、蟲草、燕窩、靈芝孢子粉等貴重藥物。使用時要注意細料的煎、燉、碾粉等方法的選擇,盡量使藥效得到充分發揮。參茸、蟲草適合燉汁后沖入膏方,也可研粉拌入膏劑,但燕窩只能選擇燉汁后拌入膏方,靈芝孢子粉最好直接拌入膏方。

    5.3 膠類藥

    有阿膠、龜版膠、鹿角膠、鱉甲膠、黃明膠等常見的藥膠,要注意適應癥的選擇,一般熱體慎用阿膠與鹿角膠,一定要用,需要與龜版膠合用來牽制;心血管病人盡量少用阿膠,因其性溫黏滯,養血止血,對熱體及血瘀者不太適宜,筆者通常取鱉甲膠代之,該藥滋肝陰,補肝血,消瘀散結。因其收膏的黏性、補性及口感不及阿膠,故常合龜鹿二膠收膏,其用量比例根據患者陰陽盛衰而定,陰虛偏盛者龜版膠量多一些,陽虛偏甚者鹿角膠量多一些。并配以消食導滯之品以使補而不膩。總之膠質類血肉有情之品其滋補作用雖非樹木花草類能及,但多用對心血管病無益,一般宜將總量控制在200~400g,并加炒黑芝麻、炒胡桃肉各250~500g 研末一同收膏,使口感更佳,補性更足。若患者脾胃虛弱不勝黏膩動物藥膏滋,或平生食素者,也可用素膏收膏,如血虛者可用當歸養血膏、棗泥、桂圓肉收膏;氣虛者用參術膏、蓮子肉收膏。

    5.4 糖類

    有冰糖、白糖、蜂蜜、飴糖等,根據不同病情與體質選擇糖類。對中氣虛者,可選飴糖,對肺陰虛者可選冰糖,對糖尿病人還可選用甜菊糖、木糖醇等;對心血管病人來說,一般慎用冰糖與白糖,首選木糖醇,以免引起血糖、血脂升高。血糖正常者可選蜂蜜,蜂蜜不僅有調味作用,同時也有滋潤、補中、解毒與防腐作用。雖對脾虛便溏者不宜,但與健脾滲濕止瀉的茯苓、山藥、炒扁豆、炒白術、蓮子、芡實配伍,用之并無大礙。

    5.5 輔料

    常用黃酒,一般與膠質比例為1:1。

    5.6 配伍原則

    要掌握虛實兼顧、寒溫得宜、氣血雙調、動靜結合、陰陽平衡配伍原則,尤其是對心血管病要把握好通與補的尺度。使補而不膩,通而不損。補虛要著眼于氣血陰陽臟腑的調養,通法包括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理脾化痰、消導通腑,要注意保持機體氣血通暢與陰陽的平衡。如對冠心病人首重氣血調養與通暢,注意藥性的動靜結合,常用參芪術草補心氣,以助血行,麥冬、玉竹、五味子以養心體,丹參、當歸、川芎、赤芍、紅花、紅景天、葛根、刺五加活血以利氣血通暢,更加枳殼、廣木香、佛手、降香、郁金、柴胡以行氣解郁,疏通三焦氣機,瓜蔞皮、薤白、制半夏、茯苓寬胸化痰,山楂、炒谷麥芽、雞內金、焦六曲消導積滯,又可防止膏劑黏滯難化,使氣機靈動,氣血通暢;對高血壓病人要注意協調陰陽的平衡,以藥性之寒溫來糾陰陽之偏衰,在藥物配伍時對陽虛者常用淡附片、肉桂、仙靈脾等溫陽,再少佐以生地黃涼潤制其溫燥。遵景岳陰中求陽之意。

    6 中藥膏方服用事項

    6.1 中藥膏方服用時間

    膏滋藥一般在冬至前一周至立春前服用。由于膏方多為滋膩補益藥,因此通常適宜空腹服用,以利于藥物吸收。若是用于胃腸道疾病或空腹服用易引起腹部不適或食欲下降者,則應把服藥時間放在飯后1小時左右。治療心、肺等疾病的藥一般放在飯后半小時服;而養心安神的藥則宜睡前服用。

    6.2 中藥膏方服用方法

    分為沖服、調服和噙化三種。沖服:為較常用的方法,即取適量藥膏放在杯中,用白開水沖入攪勻使之溶化后服下;調服:病情需要或膏方膠質稠黏難化,可以把膏方加黃酒或水,用碗、杯隔水燉熱,調勻后服下;噙化:又稱“含化”,即將藥膏含在口中溶化,慢慢下咽,以發揮藥效,如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膏方可以用這種方法。

    6.3 中藥膏方服用劑量

    初服每天早晨空腹一匙,約30g,一周后可增至早晚各一匙。病重、體弱的人對有滋補作用、藥性平和的藥可多服些;病輕、老人、婦女、兒童可少服些;藥性毒、烈的藥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

    6.4 中藥膏方服用禁忌

    服膏滋藥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較強刺激性的食物。在服膏滋藥時不宜飲濃茶。特別注意要避免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有礙脾胃消化功能,影響膏滋的吸收。服含有人參的膏滋藥要忌食蘿卜,服含首烏膏滋藥要忌豬、羊血及鐵劑。

    服用膏滋藥期間發生發熱、咳嗽多痰時,應暫停服用,待治愈后再繼續服用。癥狀輕微者,在治療同時,可酌情減量服用膏滋藥。服用膏滋藥期間若發生胃腸炎或嘔吐、腹瀉、厭食,應暫停服用。

    急性疾病和有發熱者、慢性疾病發作期和活動期、脘腹痛痛、腹瀉、膽囊炎、膽石癥發作者、慢性肝炎活動期均不適宜服用膏滋方,以免使邪氣稽留,使原發病情加重。

    6.5 中藥膏方保存方法

    低溫儲存。膏方啟用后要妥善保管,一般存放膏方的容器以瓷罐為宜,切不可用金屬的鍋、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學反應。因膏劑含有糖分和動物蛋白,溫度高容易發霉變質,所以存放的環境必須陰晾干燥,每次服用后要及時放入冰箱,以防變質。一料膏方先制作服4~5周的量,一次無須制膏太多。

    7 中藥膏方的臨床應用舉例

    7.1 原發性高血壓

    李某,男,60歲,2007年12月20日12:16:05初診。原發性高血壓,血壓控制不理想,面部潮紅腰酸頭暈,肝陽上亢,舌紅苔薄脈沉弦,治擬益腎平肝,滌痰活血。組方:天麻(先)150g,鉤藤(后)300g,生地250g,赤白芍各150g,淮山藥250g,陳萸肉120g,丹皮100g,澤瀉150g,茯苓250g,杞子150g,甘菊100g,川懷牛膝各150g,桑寄生150g,炒杜仲150g,炒白術150g,丹參300g,羅布麻250g,石決明300g先,生牡蠣(先)300g,佛手100g,生山楂、粉葛根各150g,雞內金、炒枳殼各120g。以上藥共煎,取汁加鱉甲膠250g,龜版膠150g,鹿角膠65g,黃酒500ml,羚羊角粉30g,炒大胡桃250g,炒黑芝麻250g,蜂蜜500ml,靈芝破壁孢子粉20g,收膏,每日2次,每次1匙。

    2008年11月15日9:40:52二診。去年服膏方后精神狀態良好,血壓控制平穩,未再服西藥降壓藥。要求繼服膏方,舌紅苔薄脈細弦。治擬原法:生地150g,赤白芍各120g,川芎100g,當歸100g,珍珠母先300g,茺蔚子100g,全蝎50g,川懷牛膝各150g,炒杜仲150g,郁金120g,丹參300g,降香90g,杞子300g,甘菊100g,淮山藥150g,丹皮100g,茯苓150g,制首烏150g,鮮石斛(先)120g,澤瀉100g,生山楂150g,粉葛根150g,佛手90g,炒枳殼100g,生黃芪150g,太子參150g,廣木香90g。以上藥物共煎,取汁加入鱉甲膠200g,龜版膠200g,黃酒400g,蜂蜜500g,大胡桃250g,黑芝麻250g,靈芝破壁孢子粉20g。收膏。

    7.2 月經不調

    吳某,女,37歲,2005年12月5日初診。頭暈伴偏右頭痛反復不愈已有六、七年,失眠以后尤甚,經行量少色暗,有子宮腺肌癥,乳腺小葉增生病史。舌紅苔薄脈細滑。肝腎陰虧,肝陽易亢肝風易動,失眠則陰液更易被耗,故頭暈頭痛反復纏綿;肝郁氣結痰凝則生乳癖,氣滯血瘀則經行量少色暗,法當育陰平肝以潛陽熄風,疏肝解郁以理氣活血寧心安神。組方:生地150g,炒赤白芍各120g,當歸100g,川芎100g,珍珠母先300g,茺蔚子100g,懷牛膝120g,杞子200g,甘菊100g,女貞子150g,天麻先煎120g,制半夏120g,秫米300g,茯苓150g,炒白術150g,合歡皮120g,粉葛根150g,淮小麥300g,生黃芪150g,佛手90g,郁金120g,丹參300g,降香后下90g,太子參150g,夜交藤300g,生山楂150g,雞內金120g,柴胡100g,玫瑰花100g,蒲公英150g,無花果150g,香茶菜150g。以上藥物共煎,取汁加入阿膠250g,龜版膠105g,鐵皮石斛研粉100g,炒黑芝麻500g,炒大胡桃500g,蜂蜜500g,黃酒350ml。收膏。

    2006年12月5日二診。去年服膏方后偏頭痛顯著好轉。刻診:經行前后無定期,經行量少色暗,舌紅苔薄脈沉弦。有子宮腺肌癥、乳腺小葉增生史。治擬疏肝解郁,益腎養肝。2005年膏方去香茶菜,女貞子加天冬250g,制首烏150g,全蝎50g,炮山甲(先)70g,鐵皮石斛(先)100g。以上藥物共煎,取汁加入阿膠200g,龜版膠100g,炒黑芝麻500g,炒大胡桃500g,蜂蜜500g,黃酒350ml。收膏。

    2007年12月11日三診。2005、2006年服膏方后月經周期已正常,頭暈頭痛僅于8月份出現一次。精神體力均有好轉。惟上月月經量少,夾有血塊,乳房略脹,手足不溫,頸項偶有疼痛,舌紅苔薄黃脈細弦。肝腎不足,肝氣易郁,肝陰易虧,肝風易動。治擬益腎養肝以固本,行氣活血以調沖任,滌痰柔肝以防肝風肝陽升動。2006年膏方加白英150g,紅花60g。以上藥物共煎,取汁加入阿膠200g,龜版膠120g炒黑芝麻500g,炒大胡桃500g,蜂蜜500g,黃酒350ml。收膏。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调兵山市| 呼伦贝尔市| 大英县| 永年县| 武平县| 资中县| 鹿邑县| 察雅县| 曲水县| 广丰县| 大连市| 车致| 桦川县| 婺源县| 本溪市| 南木林县| 扶绥县| 汝阳县| 舟山市| 闸北区| 衢州市| 宜良县| 潞西市| 霍林郭勒市| 拉孜县| 大方县| 合山市| 凤翔县| 徐州市| 洪江市| 岗巴县| 琼结县| 安平县| 大悟县| 江永县| 南川市| 工布江达县| 灌云县| 天镇县| 玉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