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種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癥,簡稱上感,俗稱“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該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據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診斷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
[診斷程序]
步驟一 是不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塞、流涕、噴嚏、干咳、咽部不適、發熱、煩躁不安、頭痛、全身不適、乏力等。可伴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癥狀。體檢可見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有時可見下頜和頸淋巴結腫大及不同形態的皮疹。
步驟二 能不能不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流行性感冒:明顯的流行病史,局部癥狀較輕,全身癥狀較重,病程較長。
急性傳染病早期:結合流行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資料等綜合分析,并觀察病情演變。
急性闌尾炎:腹痛常先于發熱,以右下腹為主,呈持續性,有固定壓痛點、反跳痛及腹肌緊張、腰大肌試驗陽性等體征。
步驟三 確診的重要依據
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并排除上述疾病后可確診。
步驟四 病因診斷
病毒感染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計數相對增高。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查可明確病原。
細菌感染
白細胞可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咽拭子培養可發現致病菌。鏈球菌引起者于感染2~3周后ASO滴度可增高。
其他病原體感染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陽性有助于確診肺炎支原體感染。
[治療程序]
一般治療 防止交叉感染及并發癥。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圍環境、多飲水和補充大量維生素C等。
抗感染治療
抗病毒藥物 三氮唑核苷(病毒唑,virazole),10~15mg/(kg??d),口服或靜脈點滴,或2 mg含服,每2小時一次,每日6次,3~5日為一療程。亦可試用潘生丁,5mg/(kg??d),分2~3次口服,3日為一療程。
抗生素 青霉素類、復方新諾明及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若證實為鏈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風濕熱、腎炎病史者,青霉素療程應為10--14日。
對癥治療 高熱可口服對乙酰胺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冷敷、溫濕敷或酒精浴降溫。熱驚厥者可予以鎮靜、止驚等處理。咽痛可含服咽喉片。
[臨床經驗與注意事項]
1. 若證實為鏈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風濕熱、腎炎病史者,青霉素療程應為10--14日。
2. 預防主要靠加強體格鍛煉以增強抵抗力;提倡母乳喂養;防止佝僂病及營養不良;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長期以來,人類得以生存往往會面臨高水平的基因突變,而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詳細]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并發癥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