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簡介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對于接受內鏡治療的高危潰瘍出血患者,采用間歇性質子泵抑制劑(PPI)治療方案與當前指南推薦的連續性大劑量方案療效相當,建議修訂指南并推薦采用間歇性PPI治療方案。論文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JAMA InternMed2014,174(11):1755]11月刊。
研究者檢索了MEDLINE、EMBASE數據庫和Cochrane臨床試驗登記中心2013年12月前的數據,并查閱了2009-2013年間美國和歐洲年會摘要,選取高危潰瘍出血患者(活動性出血、可見**血管或血凝塊黏附的患者)經過內鏡治療后采用不同PPI治療方案(間斷PPI注射,或當前指南的推薦方案,即PPI80mg首劑靜脈推注后,以8mg/h速度持續輸注72小時)的隨機研究13項進行分析。以7天內出現再出血事件為主要研究終點,其他終點事件包括3天和30天內再出血、需要緊急干預治療、患者死亡率、紅細胞輸注以及住院天數。
結果為,間歇性與連續性PPI治療方案7天內再出血的風險比(RR)為0.72[95%可信區間(CI)上限為0.97],絕對風險差異為-2.64%(95%CI上限為-0.28%,遠低于預設的非劣效性界限3%)。此外,3天和30天內再出血事件、需要緊急干預治療的RR均小于1,輸血、住院天數的平均差異均小于0,提示間斷PPI治療方案并未增加患者的治療風險。■專家點評
PPI治療,考慮療效的同時也應考慮效價比
上海瑞金醫院消化科袁耀宗顧于蓓
目前指南推薦,對于高危潰瘍出血患者在內鏡治療后使用連續性大劑量PPI治療,即PPI80mg首劑靜脈推注后,以8mg/h輸注持續72h.但這種連續性大劑量PPI治療方案同時增加了PPI治療的劑量、費用和醫療資源的使用。因此,在《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上發表的這項研究的目的是通過比較間歇性和連續性使用PPI治療高危潰瘍出血患者的療效是否存在差異,從而了解間歇性PPI治療方案能否取代連續性大劑量治療的方案。
研究者選取高危潰瘍出血患者經過內鏡止血后采用不同PPI治療方案的隨機研究進行分析。結果證實,對于高危潰瘍出血患者在內鏡止血治療后,應用間歇性PPI治療方案并不劣于指南推薦的連續性大劑量PPI治療方案。因此研究者認為,指南應當考慮推薦間歇性PPI治療作為高危潰瘍出血患者的治療方案。
該項薈萃分析納入的研究質量較高、數量較多,各研究結果的同質性較好,研究結果精確度高,因此證據強度較高。但本研究仍存在以下兩個問題:①選取的研究對象均為已經接受過內鏡止血治療的高危潰瘍出血患者,而內鏡止血治療可能對兩種PPI方案比較的結果造成一定偏倚;②該研究并未對間歇性PPI治療不劣于連續性PPI治療的原因進行分析。
大劑量連續性PPI治療的目的是使胃內pH值持續大于6,從而有利于出血凝結。因此,大多數指南推薦對于高危潰瘍出血患者應采用大劑量連續性PPI治療。但目前對于PPI給藥形式和理想劑量等問題仍存在著爭議。
近年來,一些隨機對照研究均表明,高劑量PPI治療并不優于低劑量PPI治療,甚至有少部分研究提出,潰瘍出血患者經內鏡下止血治療后選擇靜脈PPI治療和口服PPI治療,預后并無差異。
以上研究結果也提示我們,今后指南推薦的PPI治療方案應在不影響治療療效的前提下,同時考慮如何降低醫療費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