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能比較好地應對應激,少數不能適應應激的人會導致抑郁或其他情緒紊亂。科學家過去已經確定了控制應激反應的腦區,但并不清楚這些腦區具體的工作原理。最近一項小鼠實驗確定了一小群神經元負責這一功能。這一研究也將有助于解釋大腦電**治療抑郁癥和其他神經功能異常的機制。
控制應激反應的重要腦區是大腦前額皮層,這里的神經元在應**況下會發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為研究這些反應的細胞基礎,紐約冷泉崗實驗室神經科學家Bo Li等用隨機電**方法制造小鼠應激狀態模型。大部分小鼠都試圖避免這種不舒服的電**,但是20%多點的動物不會這樣,這些小鼠開始躲避其他同伴(不合群),并對美味失去興趣,這都是典型的抑郁樣行為。
這些科學家發現,這些抑郁樣行為小鼠大腦前額皮層存在一組很容易興奮的神經元(神經元興奮是抑郁的原因?),那些對應激適應良好的動物,這組神經元不容易興奮。人為興奮這些神經元,能讓應激適應良好的動物,也變成容易被誘導出抑郁樣行為。
這一研究今天發表在《神經科學雜志》上,提示這些大腦前額皮層神經元是專門負責應激反應。Li說,雖然不清楚為什么不同動物這種神經元對應激的相應不一樣,但可以推測這種區別不可能是單純神經元興奮性增強和減弱那么簡單,而應該是由這些神經元參與組成的神經元回路功能變化產生的結果。
埃默里大學神經病學家Helen Mayberg說,科學家確定了負責適應應激的關鍵腦區,如果這些現象也存在于人類,那么這一發現將有助于尋找治療重度抑郁癥的方法,美國成年人中,重度抑郁癥大約有7%。
大腦深部電**是通過植入電極將電脈沖送達特定腦區,大量證據表明這種方法對治療抑郁癥十分有效。但人們是對這種治療方法的作用原理仍不十分清楚。確定某些特定神經元和抑郁行為的關系,將有利于闡述電**治療效果的原因。大腦深部電**方法已經獲得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巴金森病等一些神經系統疾病,但并沒有批準用于治療抑郁癥。不過這一研究可能只是確定了部分神經元興奮性和行為的關系,大腦是一個高度進化十分復雜的系統,尋找確定更多這類聯系才能最終理解電**治療等存在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