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婦慢性高血壓可能成為臨床上日益凸顯的問題。研究表明產婦高齡、肥胖、合并代謝綜合征等均可以增加慢性高血壓患病率。
許多病例對照研究表明慢性高血壓是母親和胎兒不良事件的危險因素,針對高危孕婦的回顧性和起前瞻性隊列研究、干預試驗和觀察性研究同樣表明慢性高血壓增加孕婦并發癥。但這些結論通常來自單中心研究,在推廣到大范圍人群時存在局限性。另外,在慢性高血壓風險評估上證據不充分,提供懷孕不良預后評估價值方面也面臨著挑戰。
對此,來自英國倫敦圣托馬斯醫院的Chappell博士教授等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表明慢性高血壓孕婦不良事件常見,強調產前監測的重要性。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BMJ雜志上。
本研究為包括針對孕婦慢性高血壓的回顧性或前瞻性研究、人群研究和隨機對照研究合適分支研究等在內的研究的系統性回顧和薈萃分析。數據來源包括Embase, Medline和Web of Science數據庫,共納入55項研究795221名孕婦。
慢性高血壓孕婦發生慢性高血壓并子癇前期、剖腹產、早產(孕期<37周)、胎兒體重<2.5kg、新生兒收住監護單元和圍產期死亡發生率均較高,分別為25.9%、41.4%、28.1%、16.9%、20.5%和4.0%.但所有不良預后發生率存在相當大的異質性(τ2=0.286-0.766),進一步元回歸分析未顯示顯著人口統計學因素。
慢性高血壓孕婦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與美國一般懷孕人群相比,慢性高血壓孕婦不良預后發生率更高(基于美國研究的薈萃分析):慢性高血壓并子癇前期較子癇前期發生率高出近8倍,早產、胎兒體重<2.5kg、新生兒收住監護單元和圍產期死亡發生率分別增加2.7、2.7、3.2和4.2倍。
美國慢性高血壓孕婦與一般孕婦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研究得出,慢性高血壓孕婦不良事件常見,并且強調產前監測的必要性,以便早期發現并發癥。女性在懷孕前應進行孕前咨詢,了解高血壓對孕婦及胎兒的危害。我們需要制定預測高危孕婦、優化藥物治療和減少不良轉歸的策略。
補血益母顆粒在臨床應用中未見不良反應,是治療氣血兩虛兼血瘀型產后腹痛的一種...[詳細]
目的觀察補血益母顆粒治療功血的療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將來自臨床的86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