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5日在線發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雜志上的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顯示,療程為10天的序貫療法在中國幽門螺桿菌陽性的兒童患者中的根除效果明顯優于標準的三聯療法。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國內最為常見的慢性細菌感染之一,其在兒童中和有癥狀患者中的感染率分別為44.2%和61.6%.眾所周知,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顯著降低幽門螺桿菌陽性患兒消化性潰瘍的復發率。
目前推薦的根除幽門螺桿菌一線治療方案包括一種質子泵抑制劑(PPI)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三種抗菌藥物中的兩種組成三聯療法,療程為7-14天。然而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由于幽門螺桿菌耐藥菌株的發生率逐年增加,即使采取標準三聯療法其根除率也不盡如人意,僅為70-80%.
為了比較序貫療法與標準三聯療法對幽門螺桿菌陽性患兒的根除效果,來自廣州醫學院和廣州婦兒醫療中心的研究者在國內不同地區的四家三甲醫院中開展了一項開放標簽、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
研究共納入360名幽門螺桿菌陽性的兒童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序貫療法組給予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口服5天后再給予奧美拉唑、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口服5天;標準三聯療法組給予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口服7-10天。治療結束后行幽門螺桿菌糞便抗原試驗對幽門螺桿菌根除效果進行評價。
研究者將序貫療法組與標準三聯療法組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按意向治療和試驗方案進行分析顯示,序貫療法組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顯著高于標準三聯療法組。
研究者最后總結,序貫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效果明顯優于標準三聯療法。對中國患兒來說,采用序貫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本研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尚不清楚受試者中幽門螺桿菌耐藥菌株的發生率,如果能夠知曉受試者所在的不同區域中克拉霉素、甲硝唑和阿莫西林耐藥的發生率,那么該項研究將具有更為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