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29日宣布,針對2011年德國及歐洲出現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的調查已經結束,從埃及進口的葫蘆巴種子是這場疫情的“元兇”。
該所指出,德國下薩克森州部分生產商將受污染的葫蘆巴種子用于生產芽苗菜,導致疫情暴發。不過本次調查并未涉及葫蘆巴種子是如何受到污染的。
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建議芽苗菜的生產者,在種植、儲藏、處理、運輸生產芽苗菜的種子時,生產商必須高度重視食品衛生,防止原料受到病原體污染;芽苗菜生產商應使用專用種子;如果可能,生產商應對種子進行一定的殺菌處理,特別是生產即食的芽苗菜時。
同時,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提醒消費者,由于芽苗菜可能遭到病原體污染,在食用前最好將菜煮熟或煎熟,免疫力較弱者尤其需要注意。清洗未必能夠全面清除病菌,但如果決定生吃芽苗菜,一定要徹底清洗并將其迅速吃完。
今年5月至7月,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出現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數千人感染病菌,其中部分人出現嚴重并發癥——溶血性尿毒綜合征,導致多人死亡。
近日,首個單克隆抗體藥物daratumumab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詳細]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Adynovate(一種新型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