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垂體瘤(Pituitaryadenoma)系良性腺瘤,相當常見,約10萬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來有增多趨勢,特別是育齡婦女。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報告腦垂體瘤占顱內腫瘤的12.2%。垂體位于顱底蝶鞍窩內上方為鞍隔,分開視交叉和第三腦室底部,下方為蝶竇。垂體柄穿過鞍隔,連接下丘腦和垂體,垂體柄由血管和神經組成,垂體兩側為靜脈海綿竇,其內有頸內動脈、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展神經和三叉神經第一交通過。
臨床上,垂體瘤的發病系從垂體前葉生長出來的腫瘤,良性,約占顱內腫瘤的10-12%。通常均有內分泌功。過往根據腫瘤細胞染色的特征分為嫌色性、嗜酸性、嗜鹼性細胞腺瘤的腫瘤分類法現已經被按細胞的分泌功效腫瘤分類法所替換。目前大家都偏向于將垂體腺瘤分為催乳素腺瘤(PRL瘤),生長素腺瘤(GH瘤),促腎上腺皮質素腺瘤(ACTH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