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如果不進行常規PSA檢查,首次診斷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數量很可能增加。
根據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RMC)本周發表在《癌癥》雜志上一項新的研究,未進行常規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的前列腺癌患者,美國每年超過17,000名男性發現自己已經到達晚期或前列腺癌轉移。
前列腺癌是美國男性癌癥死亡的第二首要原因,僅次于肺癌。據美國癌癥協會的調查,美國每36名男性中就有1例死于前列腺癌。
大部分前列腺癌相關的死亡都歸因于癌癥晚期或轉移,即腫瘤已從第一次感染前列腺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肺部、骨骼和肝臟等。 PSA檢查是前列腺癌早期檢測的篩檢工具,主要是測量血液樣本中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的總量。PSA是存在前列腺正常細胞與癌細胞的一種蛋白質:PSA水平升高表明前列腺可能有問題,但不一定就是癌癥。
常規PSA檢查的爭議
關于PSA常規檢查是否弊大于利,一直存在爭議。
2011年美國預防專題小組(USPTF)認為并非所有男性應該進行常規PSA檢查,結果招致醫生的諸多批評。
**小組收集了支持以及反對PSA檢查的科學證據,并得出結論,由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發現弊大于利,因此PSA檢查作為一種篩查工具基本沒什么益處。
例如,該小組關注的重點是,PSA檢測導致可能永不擴散的良性腫瘤的發現和治療,造成病人接受創傷性手術并遭受如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礙等嚴重的副作用。
從USPTF建議隨后引起的混亂導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在2012年7月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
ASCO認為對于預期壽命10年以下的男性不建議一般篩查,預期壽命更長的男性應該和他們的醫生討論PSA檢查是否適合他們。
研究人員調查對象
為了研究放棄PSA常規檢查的后果,URMC泌尿學教授Emelian Scosyrev和泌尿學主任、泌尿系統腫瘤協會主席Edward M. Messing比較分析了美國未實行PSA檢查(1983-1985) 與PSA檢查普遍階段(2006-2008)的相關信息。
這些數據來自監控、流行病學和最大的癌癥注冊庫(SEER)數據庫。
Scosyrev和Messing尤其關注的是診斷時前列腺癌已經擴散的患者記錄。
他們發現2008年約有8,000例前列腺癌患者確診時癌細胞已經擴散。
因此,他們設計了一個數學模型來評估不進行常規PSA檢查的上述數據;同時他們使用轉移性前列腺癌的前PSA發病率來達到目的。
研究結果
調整后的數據考慮到了年齡、種族和美國總人口的地理變化,他們預測前列腺癌轉移的診斷病例數量大約是25,000,是實際觀察數量的三倍或多17,000例 。
然而,作者強調他們的研究是觀察性的,有其局限性。
另一個因素是潛在的篩選前置期。對于一些患者來說,診斷出還沒有擴散的癌癥并不一定會改善生存:例如,在篩選時期它可能由于轉移而未檢測到,這可能會延誤及時治療。
早期診斷的巨大轉變
盡管如此,作者認為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的大力篩查以及努力提高PSA檢查意識,帶來了早期階段疾病診斷的巨大轉變和前列腺癌轉移病例的減少。
Messing告訴媒體,美國在過去的20年中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已經下降了近40%。那段時間的治療方法(手術和放射治療)沒有太大的改變;其他研究表明超過一半的降低歸因于早期檢測。
Messing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對于最近對于PSA檢測的爭議非常重要。”他進一步補充道,“的確,對PSA檢測和影響疾病結果的相關因素,有諸多權衡;但我們的數據也很明了:不進行PSA檢測會導致多數男性發展成晚期前列腺癌,幾乎所有疾病轉移的男性都死于前列腺癌。”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