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患者,女,22歲,漢族,已婚。
主訴:發作性抽搐20年。
病史:患者因發作性抽搐20年于2008年1月9日住院。緣于20年前,患者因受涼引起高熱導致抽搐。主要表現雙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持續痙攣性抖動,持續約3min自行緩解,緩解后頭暈,全身乏力。平均1~2個月發作一次。為進一步治療來我院,查腦電地行圖示異常,診斷:癲癇,予抗癲癇藥物口服,并收入院。
入院查體:生命體征平穩,神清語利,查體合作,心肺腹無異常。
治療經過:入院第二日,患者病情平穩,無不適,首次靜點由曲克蘆丁等幾種藥物配制的藥液。靜點約5ml時,患者突然出現面部充血,刺激性咳嗽伴惡心,即面部紅腫,呼吸急促,下頜部散在蒼白色蕁麻疹,全身劇烈瘙癢。
考慮:藥物過敏反應。
處理:立即停止靜點藥液,保持呼吸道通暢,予吸氧,地塞米松5mg肌注,異丙嗪25mg肌注,地塞米松10mg+5%葡萄糖液250ml靜點,建立第二條靜脈通道,給予生理鹽水500ml,擴充血容量,但很快患者出現神志不清,面色蒼白,雙足冰涼,急查心音彌散無力,心律快,脈搏不能觸及,血壓為0,給予皮下注射鹽酸腎上腺1mg,2min后,測得血壓100/70mmHg,脈搏細數,心音較前有力,律齊,率快110次min,約20min后患者清醒,生命體征一切正常,但精神差,繼續觀察并給予抗炎、能量,及補充電解質等對癥處理,2h后患者完全恢復正常。由于當時致敏藥液為混合藥液,經2天逐一排除證實為曲克蘆丁致過敏性休克。
討論
通過以上病例認為:
(1)入院時仔細詢問患者無藥物過敏史,非過敏體質。
(2)曲克蘆丁作為臨床長期廣泛應用的藥物,在我院曾出現過少數過敏病例,但癥狀輕,主要表現為咳嗽,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以面頸部及全身出現白色蕁麻疹,瘙癢感為主。通過吸氧,肌注地塞米松可很快緩解。此次患者出現過敏癥狀重,病情發展之迅速引起過敏休克罕見。
(3)醫護人員及時發現過敏情況,及時處理,保證了對患者的搶救成功。
小結:
(1)對可能引起過敏的藥物尤其首次靜點時一定要緩慢,醫護人員加強巡視,必要時在病床前觀察一段時間。
(2)醫護人員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細致的觀察力,及時發現過敏,果斷處理,使過敏患者得到救治。
(3)醫護人員不能憑經驗疏忽大意,治療時備好急救藥品和設施,以便及時應對突然的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