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麻痹,又名面癱,中醫稱“口眼喎斜”,全年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季為多見,本病多與風邪有關?!督饏T要略》中說:“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江蘇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盛燦若從醫60年,臨床經驗豐富,醫術精湛,擅用透刺“面三針”治面神經麻痹,均取得滿意臨床效果,筆者曾隨師學習,現將透刺“面三針”治面神經麻痹療法介紹如下。
選穴
面三針:面癱1:地倉穴下1寸;面癱2:相當于大迎穴;面癱3:大陽穴下1寸。
進針法
面癱1向頰車穴透刺,進針2.5寸,面癱2向顴髎穴透刺,進針2.5寸,面癱3橫透刺通過四白穴,進針1.5寸,穴位橫透選用3寸長針,沿皮刺,順著面部肌纖維走向而進行透刺。
基本手法
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將針身提到淺層,再由淺層插到深層,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產生產酸、麻、脹、重等感覺。
體會
面神經麻痹多因風寒之邪客于面部經絡,以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失于濡養馳緩不收所致。三穴長針透刺能加強祛風活血通絡的作用,有利于祛邪外達,祛風牽正。從局部解剖來看,“面癱1”相當于與面神經下頜緣支伴行,以刺激其支配的下唇諸肌,“面癱2”橫刺面神經頰支以刺激其支配的口輪匝肌,“面癱3”能刺激面神經顴支及其所支配的眼輪匝肌。若臨床治療面癱運用“面三針”透刺,通過多經穴位透穴,可以使臟腑與經絡,經絡與經絡,腧穴與腧穴之經氣得以溝通交融,三針首尾相接與常規取穴點面結合,彌補了常規取穴的不足,常獲捷效。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