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4月26日是“全國瘧疾日”。記者從設立在上海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獲悉,近年來在境外瘧疾流行區感染、到國內發病的輸入性瘧疾病例呈現不斷上升趨勢。專家提醒,要加強輸入性瘧疾風險防控,赴非洲、東南亞出國人員要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據統計,到2013年,全國共報告**性瘧疾病例3984例,約占報告瘧疾病例總數的99%,在31個省份均有分布,其中死亡20例。輸入性瘧疾也是當前上海市瘧疾防控的工作重點。2013年全市報告瘧疾病例32例,比2012年增加11例,均為自非洲或東南亞等流行區輸入病例。隨著上海直通埃塞俄比亞航班的開通,未來上海市輸入性瘧疾防控壓力將進一步增大。
在我國,輸入性瘧疾防控尚面臨著以下困難:一是出入境人員數量多,輸入性瘧疾管理涉及的中間環節和部門多。二是出境人員普遍缺乏瘧疾自我防護知識和主動就診的意識,不少患者因此錯過最佳就醫時機,貽誤病情,甚至因喪失搶救的最佳時機而導致死亡。三是非瘧區、低瘧區等很多地區的臨床醫師普遍缺乏惡性瘧疾診治經驗、技能及特效救治藥品。為此,必須加強多部門協同防控、重點人群宣教、出入境口岸監測、加強臨床診治能力培訓等工作。
專家強調,對出國人員來說,在出國前應詳細了解目的地瘧疾流行狀況,樹立瘧疾感染風險意識。在瘧疾流行區,要防止蚊蟲叮咬,包括使用蚊帳、驅蚊劑、戶外活動時穿長袖長褲等。在當地若出現發熱、發冷、頭痛等癥狀,應及時就診,遵醫囑規范服用抗瘧藥品。回國后如出現類似癥狀,應及時到當地疾控中心或醫院就診,并主動告知旅行史,便于醫護人員排查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