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是由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討論編制的,旨在幫助臨床醫師對酒精性肝病診治做出正確決策,并非強制性標準。臨床醫師在針對某一具體患者時,應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臨床證據和現有醫療資源,并在全面考慮患者的具體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制定合理的診療方案。
《2010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內容預覽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長期大螢飲酒導致的肝臟疾病。初期通常表現為脂肪肝,進而可發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嚴重酗酒時可誘發廣泛肝細胞壞死甚至肝衰竭。該病是我國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為進一步規范酒精性肝病的診斷與治療,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在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關診療共識的基礎上,對2006年制訂的《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進行修改和補充。本次修訂仍然按照循證醫學的原則,對推薦意見所依據的證據等級共分為3個級別5個等次¨1,在文中分別以括號內羅馬數字和**數字表示。
點擊下載完整版:《2010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
研究表明,機體在創傷、感染等應激后出現的以分解代謝占優勢的高代謝狀態的主要...[詳細]
機體在遭受感染、創傷、大出血、大手術等打擊后將發生以高代謝狀態為特征的應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