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論壇推薦 > 痹病用藤類藥物一得

痹病用藤類藥物一得

2012-05-28 10:08 閱讀:2260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責任編輯:潘樂樂
[導讀] 李時珍說:凡藤蔓之屬,象人之筋,所以多治筋病。(《本草綱目卷十八》)筋與肌肉骨節相連屬,其病常互相影響。故藤蔓之藥不獨治筋病,對肌肉骨節痹病亦有較好療效。根據藤類藥物性味,用以治療痹病所見的肌肉筋骨關節疼痛,具有通經活絡、舒筋止痛的效果。

    李時珍說:“凡藤蔓之屬,象人之筋,所以多治筋病。”(《本草綱目·卷十八》)筋與肌肉骨節相連屬,其病常互相影響。故藤蔓之藥不獨治筋病,對肌肉骨節痹病亦有較好療效。根據藤類藥物性味,用以治療痹病所見的肌肉筋骨關節疼痛,具有通經活絡、舒筋止痛的效果。今就常用藤類藥物在痹病臨床中的應用略述體會如下:

    天仙藤

    即青木香藤,性味苦溫,功能行氣化濕,活血止痛,風濕痹痛兼有濕腫者最宜。與蒼術、木瓜合用,可增強化濕消腫之功。《本草綱目》謂其“流氣活血”。天仙藤有較強鎮痛作用,與威靈仙功用相似。天仙藤不單用于痹痛,凡胃痛、脅痛、產后腹痛皆可取效,可與香附、乳沒等相伍。《仁齋直指方》有天仙散,治痰濕胃痛,用天仙藤、羌活、白術、白芷各9克,片姜黃18克,制半夏15克,為末,每用9克,姜5片煎服,有效。本品同大黃合用能墮胎,孕婦慎用。湯劑用5~10克。

    石南藤

    又稱南藤、丁公藤,性辛、溫,藤葉臭而辣,功能祛風濕,通經絡,強腰腳,止痛,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腰痛,本品有較強鎮痛效果。陳藏器謂其“補衰老,起陽,強腰腳”,故有強壯作用,白花蛇喜食其葉,善祛風邪強筋健骨,其治痹病,不論虛實,皆可選用。筆者常以之配伸筋草、雞血藤同用。用于陽痿則與巴戟天、海馬研末服。唯陰虛火旺者慎用,湯劑常用 5~10克。

    海風藤

    其氣辛香、微溫,味苦,功能祛風濕,通經絡,理氣,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哮喘,久咳。氣動則為風,本品能理氣,故善治游走行痹,肢節酸痛,每與防風、川芎等合用。其治筋脈拘攣則與雞血藤、白芍相伍,可增強效果。內服湯劑,用量6~15克。

    雞血藤

    其苦、微甘溫,功能生血活血,舒筋止痛,用治肢體麻木,腰膝酸疼,婦女閉經,月經不調等。可以利經脈,正風癱。用治風寒濕痹常與桂枝、桑寄生配伍。其性偏溫,陰虛火旺者慎用。可用治風寒濕痹,配以白芍、生地以糾其偏。《飲片新參》謂本品“去瘀血,生新血”,可見其能行血補血,本藥兼當歸、元胡、威靈仙、香附諸藥之長,故凡痹證,無論虛實可酌情使用。湯劑內服10~15克,大劑量可用30克。

    青風藤

    其苦平,功能祛風濕,利尿,治風濕痹痛、歷節風、鶴膝風、麻痹、風腫、腳氣。為治風寒濕痹之要藥,與防己合用為佳。能舒筋活血,鎮痛力強,尤對晨僵有較好改善作用。其治風病軟弱,肢僵偏廢之證,須與當歸、白芍、枸杞等合用為良。如強直性脊柱炎,則與狗脊、桑寄生、葛根相伍。《本草便讀》曰:“凡藤蔓之屬,皆可通經入絡,此物善治風痰,故一切歷節麻痹皆治之,浸酒尤妙。”然本品有較強的釋放組胺作用,故服后可出現瘙癢反應,應予注意。對氣虛多汗、陰虛陽亢者,應配合益氣或養陰藥物使用。一般內服湯劑用量10~15克,大量可用至30克。

    絡石藤

    其苦、涼,功能祛風通絡,消瘀止血,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癰腫,喉痹,吐血,跌打損傷,白濁,產后惡露不行。本品能祛風濕通經絡,其善清熱降泄,用于風濕熱痹較好。能利關節,舒筋脈,緩拘攣,得五加皮、牛膝良。若配射干、梔子,治毒氣攻喉;內風痙攣者,則與平肝熄風藥同用。治乳糜尿則與萆薢相伍。腸胃虛寒腹瀉者慎用。湯劑用量6~10克,大劑量可用至30克。

    常青藤

    其苦、涼。功能祛風利濕,平肝,解毒,治風濕性關節炎、肝炎、頭暈、口眼歪斜、衄血、目翳、癰疽腫毒。用于風濕關節痛或腰膂酸痛,單取本品10~15克,水酒各半煎服,有效。外用煎湯熏洗亦佳。其有平肝順氣解毒之功,故肝郁、肝炎亦常用之。可與八月札、敗醬草等藥同用,有緩解脅疼、降轉氨酶之驗。湯劑用量10~15克。

    雞屎藤

    其酸、平,功能祛風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導滯,除濕消腫,用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腹瀉、腹痛、食積、痢疾、肝脾腫大、無名腫毒等。其治風濕關節炎可單用50~100克,水酒各半煎服,有較好的消腫止痛之效。取鮮藤葉加酒醋,搗敷,消腫止痛效佳。劉炳凡先生以之配伍常青藤、雞血藤謂三藤湯,用于風濕性關節炎有良好效果,并用于癌癥疼痛,有很強的止痛作用。筆者還取其配山楂,治小兒食滯腹瀉頗效,湯劑用量10~15克。

    忍冬藤

    其甘、寒,功效與金銀花相同,能清熱解毒,治經絡濕熱、筋骨酸疼尤為得力。因其能清絡中之熱、通絡中之滯,故治風熱痹、濕熱痹而見肌肉肢節紅腫熱痛者為必用之藥。其性平和,凡熱痹無問虛實,皆可用以清熱通絡,消腫止痛。臨床常配老鸛草、黃柏等同用。湯劑用量30~60克,大量可用至120克。(朱祥麟)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阿图什市| 莲花县| 龙海市| 谷城县| 宜兰县| 潞西市| 柘城县| 民县| 平罗县| 贡嘎县| 旬阳县| 慈利县| 台安县| 平昌县| 古浪县| 彭泽县| 天门市| 南开区| 板桥市| 乌拉特后旗| 水城县| 嫩江县| 涪陵区| 澜沧| 崇仁县| 鲁甸县| 抚宁县| 万安县| 道孚县| 自治县| 台东市| 正蓝旗| 龙南县| 应城市| 凭祥市| 金昌市| 车险| 临安市| 即墨市|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