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皮膚黏膜血管擴張及通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
一、蕁麻疹的診斷要點:
1、劇烈瘙癢,甚至影響睡眠及正常工作。
2、皮損為大小不等的風團,可融合成片,呈鮮紅色、蒼白色或正常皮色,嚴重者可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休克。
3、皮疹速起速消,不留痕跡。
二、蕁麻疹的治療原則:
1、盡量查找病因,排除發病因素。
2、避免加重皮膚血管擴張的種種因素。
3、抗過敏,對癥治療。
三、蕁麻疹的臨床表現:
蕁麻疹為常見病,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發生1次。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前者在短期內能痊愈,后者反復發作數月至數年。
1、急性蕁麻疹:起病常較急,皮膚突然發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幵始孤立漸融合成片,可因微血管內血清滲出急劇壓迫管壁,風團呈蒼白色,凸凹不平,呈橘皮樣。風團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但新風團此起彼伏,不斷發生。病情嚴重者可伴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下降、過敏性休克等。部分可因胃腸黏膜水腫出現腹痛、腹瀉。累及氣管或喉黏膜時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2、慢性蕁麻疹:全身癥狀一般較輕,風團時多時少,反復發生,常達數年數月之久。
3、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①皮膚劃痕癥:亦稱人工蕁麻疹, 用于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后,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瘙癢,不久即消退。
②寒冷性蕁麻疹:分兩種,一種為家族性,罕見。另 一種為獲得性,常見。接觸冷風、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觸冷物部位產生風團或斑狀水腫。重者可有心悸、腹痛甚至休克。
③ 膽堿能性蕁麻疹:多見于青年,由于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或乙醇飲料使軀體深部溫度上升,促使乙酰膽堿作用于肥大細胞而發生。風團小,劇癢或無皮疹僅有癢。
④日光性蕁麻疹:較少見,風團發生在暴露部位的皮損,有癢和針刺感。⑤壓迫性蕁麻疹:皮膚受壓后約4~6小時局部發生腫脹、癢感,8~12 小時消退。
四、蕁麻疹的治療:
1、全身治療
①急性蕁麻疹:一般選用噻庚啶、酮替酚等第1代抗組胺藥,亦可選用第2代抗組胺藥,如西替利嗪、氯雷他等。病情嚴重者如喉頭水腫及呼吸困難者,可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藥 物,如合并感染者應用抗生素類藥物。
②慢性蕁麻疹:應積極尋找病因,不宜使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除應用抗組胺類藥物外,可査找吸入組或食物組過敏原,如查出某種食物過敏可暫時回避,如查出空氣中過敏原如花 粉、塵螨等則進行特異性脫敏治療,可得到良好療效。
③特殊類型蕁麻疹常選用兼有抗5-羥色胺、抗乙酰膽堿藥物。噻庚啶對寒冷性蕁麻疹有效。膽堿能性蕁麻疹可選用普魯苯辛片口服。
2、外用藥物:選甩止癢液如爐甘石洗劑等。
3、中醫治療:中醫認為風邪是蕁麻疹的主要原因。急性蕁麻疹屬岡熱型,治則袪風清熱,方用疏風清熱飲。慢性蕁麻疹屬氣血兩虛,治則養血袪風,益氣固表,方用當歸飲子加減。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