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中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
2013-03-27 14:05
閱讀:2018
來源:medlive.cn
作者:網*
責任編輯:網絡
[導讀]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人民醫院內科鄭大慶、莊建華、彭孟仲等共同發表論文,旨在了解肝硬化合并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情況。研究指出,SBP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蘭陰性菌為主,但產ESBLs率及細菌耐藥率均有上升趨勢。臨床上應盡可能根據藥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人民醫院內科鄭大慶、莊建華、彭孟仲等共同發表論文,旨在了解肝硬化合并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情況。研究指出,SBP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蘭陰性菌為主,但產ESBLs率及細菌耐藥率均有上升趨勢。臨床上應盡可能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合理選用抗菌藥物。
選取1000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腹水標本進行培養,鑒定病原菌及其耐藥性。
結果顯示,1000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腹水標本中283例培養為陽性,分離得到病原菌289株,革蘭陰性菌占77.9%(225/289),主要為大腸埃希菌[39.8%(115/289)]和肺炎克雷伯菌[15.9%(46/289)];革蘭陽性菌占19.4%(56/289),以金黃色葡萄球菌[10.4%(30/289)]最多,其次為腸球菌[4.5%(13/289)]和表皮葡萄球菌[2.8%(8/289)].真菌占2.8%(8/289)。大腸埃希菌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率為36.5%(42/115);肺炎克雷伯菌為28.3%(13/46)。其中ESBLs陽性菌株對亞胺培南高度敏感,對其他抗菌藥物多藥耐藥現象嚴重。ESBLs陰性菌對亞胺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第三、四代頭孢菌素等敏感。革蘭陽性菌均對萬古霉素及利奈唑胺高度敏感。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