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綜合癥:(治療方法及針法)
梨狀肌綜合征由梨狀肌充血,水腫、痙攣及肥厚等刺激,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臂部和坐骨神經痛等的病癥,臨床檢查梨狀肌部位有壓痛和放射痛,局部可有條索樣隆起或彌漫鈍厚,肌肉松軟,沿坐骨神絡可有壓痛,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本病屬中醫痹證范疇。
療法1:體針
處方:環跳、秩邊、居或臀部壓痛點,疼痛沿下肢外側放射者加陰陵泉,丘墟治下肢前面放射加足三黑治下肢后側放射者加委中、昆侖、絕骨,腰痛者加相應背俞穴,及中膂穴,最奇。
操作:
環跳、秩邊深刺2~3寸,運用提插法便麻感向下肢放射,居、壓痛點重刺,便針感四散,針后拔火罐,肢體阻寒怕冷者加溫針1~3壯,疼痛劇烈者加用溫針刺激強度適中,每日一次,疼痛緩解者隔月一次。
療法2:手針
處方:坐骨神經點(手背部四五掌指關節近四指掌關節處)
操作:
皮膚常規消毒后,用30號2寸長亳針直刺或針刺進針,針5-8分,留針15-20分鐘。
療法3:剌絡放血
處方:局部壓痛點
操作:用掌根在壓痛最明顯處按揉片刻局部消毒后,三棱針點剌3~5下,加拔罐,留罐10~20分鐘起罐后,循經取穴,取下肢1~2穴點刺出血隔日一次,當天禁冷浴。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