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多認為,巨噬細胞是人體對付腫瘤的第一道防線。但是最新研究表明,在肺癌中巨噬細胞實為奪命殺手,它非但不能發揮抗腫瘤的作用,反而通過誘導淋巴管生成而促進腫瘤的侵襲和轉移。
近日,國際著名期刊《臨床》在線發表了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章必成博士的這一研究成果。據悉,這是他的課題組三年來在國際SCI期刊上發表的第4篇文章。
據介紹,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肺癌已成為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肺癌極易發生區域性淋巴結合遠處器官轉移,所以多在患者就診時已是晚期,此時已失去手術機會,加之對放化療敏感性較低,預后很差。
章必成博士將研究目光瞄準肺癌細胞賴以生存的微環境,率先發現肺癌周邊的新生淋巴管是促進腫瘤向淋巴結轉移的必經之路,而且發現在此過程中,巨噬細胞已經“投降”、“變質”,是病情惡化的幫兇。經鑒定肺癌間質中的巨噬細胞,發現這群細胞擁有全新的表型,在通過復制動物模型和跟蹤臨床病例之后,證實檢測這些已經巨噬細胞和肺癌周邊新生淋巴管的數量可以預測肺癌患者的預后。
湖北省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高建飛教授說,這一研究成果破譯了肺癌發生轉移的部分密碼,使得肺癌間質中的巨噬細胞有望成為腫瘤治療的新靶點,如果能通過外用藥物恢復其“貼身衛士”的本來面目,從而抑制肺癌淋巴管生成,有望達到抑制肺癌轉移的目的。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