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檢查
部分患者腦電圖見有異常,多呈彌漫性波活動的廣泛性輕至中度異常。顱腦CT除腦溝增寬、腦室擴大外,無其它特征性改變。腦脊液檢查在少數患者中可有輕微蛋白升高,倘有多巴胺代謝產物高香草酸和5-羥色胺代謝產物5羥吲哚醋的含量降低,對臨床癥狀尚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提供診斷線索。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發病年齡及典型臨床表現,診斷不難,但對臨床癥狀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被忽略。
需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一、與繼發性震顫麻痹綜合征相鑒別:(一)腦血管性震顫麻痹綜合征:多發生在腔隙梗塞或急性腦卒中之后,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表現已及錐體束征、假性球麻痹等,顱腦CT檢查有助診斷。(二)腦炎后震顫麻痹綜合征:病前有腦炎歷史,見于任何年齡,常見動眼危象(發作性雙眼向上的不自主眼肌痙攣),皮脂溢出,流涎增多。(三)藥源性震顫麻痹綜合征:有服用吩噻嗪類等抗精神病藥或蘿芙木類降壓藥等病史,在不同環節干擾了兒茶酚胺的代謝而引起的,停藥后癥狀消失。(四)中毒性震顫麻痹綜合征:主要依據中毒病診斷,如病前有一氧化碳中毒等病史。
二、與各種原因引起的震顫相鑒別:(一)特發性震顫:震顫雖與本病相似,但無肌強直與運動徐緩癥狀,可有家族遺傳史,病程良性,少數或可演變成震顫麻痹。(二)老年性震顫:見于老年人,震顫細而快,于隨意運動時出現,無肌強直。(三)癔癥性震顫:病前有精神因素,震顫的形式、幅度及速度多變,注意力集中時加重,并有癔癥的其它表現。
三、與伴有震顫麻痹癥狀的某些中樞神經多系統變性病相鑒別:如肝豆狀核變性,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小腦橋腦橄欖萎縮癥等。這些疾病除有震顫麻痹癥狀外,還具有各病相應的其它神經癥狀,如小腦癥狀、錐體束征、眼肌麻痹等。
相關專題:
相關2014年4月11日帕金森日專題請點擊圖片: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