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主任委員、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李兆申教授牽頭、在全國 52 所醫院的內鏡中心開展的國內首個多中心臨床研究發表于《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雜志。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人群中,高危潰瘍患者比例較高,占所有潰瘍出血的 43.4%;但高危潰瘍患者接受內鏡治療的比例偏低,僅 25.2% 高危潰瘍出血患者接受了內鏡下止血治療,止血成功率為 99.1%;接受內鏡下治療患者的再出血率、手術率分別為 15.6% 和 1.8%,高危潰瘍出血患者的總死亡率為 0.46%。
研究納入了 2010 年 10 月至 2011 年 6 月在全國 52 所醫院就診、經內鏡檢查證實有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共 1006 例成年患者。約 1/3 患者年齡超過 60 歲(33.7%), 男 性 占 78.7%。 從出現消化道出血癥狀至內鏡診療的平均時間為 51 h。最常見癥狀為 黑 便(89.8%),27.6% 的 患者需輸血治療。437 例為高危潰瘍(Forrest 分級為 Ⅰ a、Ⅰ b、Ⅱ a、Ⅱ b),其中 110 例接受了內鏡下止血治療,109 例治療成功。本研究** 2 例高危潰瘍患者死亡,即高危潰瘍患者的總死亡率為 0.46%。其中 1 例患者的死因為大量出血并發失血性休克,而另 1 例患者的死因為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消化內科 柏愚 李兆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