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急癥
(專家課件預覽:點擊下圖可進行全文預覽)
高血壓急癥
高血壓急癥(hypertensive emergency)是指原發性或繼發性高血壓在病情發展過程中,或在某些誘因的作用下,血壓急劇升高,病情迅速惡化,常伴有心、腦、腎功能障礙。除考慮血壓升高的水平和速度外,靶器官受累的程度也很重要,當合并有急性肺水腫、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及急性腦血管病變時,即使血壓僅中度升高,也視為高血壓急癥。
高血壓急癥的類型
一、 高血壓危象
在高血壓病程中,全身小動脈發生暫時性強烈痙攣,周圍血管阻力明顯增加,血壓急劇升高,出現一系列急診臨床癥狀,稱為高血壓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
病因:
①原發性緩進型高血壓一、二期。②急進型高血壓。③繼發性高血壓。
誘因:
①寒冷、情緒波動。②絕經期和經期內分泌功能紊亂。
③應用擬交感神經藥物。④應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高血壓危象
發病機制:在某些誘因的作用下,血管反應增強,血液循環中腎素、血管緊張素Ⅱ、去甲腎上腺素及血管加壓素等血管活性物質積聚增加,而嗜鉻細 胞瘤可直接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引起周圍小動脈痙攣,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急劇升高,發生高血壓危象。
高血壓危象
臨床表現
血壓改變:以收縮壓突然升高為主,舒張壓也可升高。心律增快,可>110次/min。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癥狀: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多汗、心悸、手足震顫和尿頻。
高血壓危象
靶器官急性損害的表現:
冠狀動脈痙攣:可有心絞痛,并發心臟病時
可致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腦部小動脈痙攣:短暫的失語、感覺過敏、
半身麻木、偏癱。
腎動脈痙攣:可出現腎功能不全。
前庭和耳蝸內小動脈痙攣:眩暈、耳鳴、惡
心、嘔吐和平衡失調。
每次發作歷時短暫,持續幾分鐘至數小時,偶可達數日,易復發。
高血壓危象
輔助檢查
尿常規:蛋白尿、紅細胞。
尿VMA:可呈陽性。
血:游離腎上腺素和/或去甲腎上腺素增高。
血糖升高,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電解質紊亂。
心電圖: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診斷和鑒別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一般不難確立診斷。但應與高血壓腦病、急性腦血管病等進行鑒別。
高血壓急癥的類型
二、高血壓腦病
高血壓患者在血壓急劇升高的情況下,腦部小動脈先出現持續性痙攣,繼而被動性或強制性擴張,出現急性腦循環障礙,導致腦水腫和顱內壓升高及一系列臨床表現,稱為高血壓腦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
高血壓腦病
病因和發病機制
病因:各種類型的高血壓。多發于緩進型高血壓有明顯腦動脈硬化者。也可有高血壓危象發生腦水腫而引起。
高血壓腦病
發病機制:腦血流的自主調節失靈。
正常情況:血壓下降時腦血管擴張,血壓升高時腦血管收縮,即通過自身調節維持恒定的腦血流量。
病理情況:血壓急劇升高引起腦膜和腦細小動脈持久性痙攣,毛細血管血流減少,導致缺血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繼而腦細小動脈被動性或強制性擴張,出現急性腦循環障礙,出現腦水腫和顱內壓升高。
高血壓腦病
臨床表現
血壓升高:以舒張壓升高為主,常 >120mmHg,甚至高達140—180 mmHg。
腦水腫和顱內高壓表現:首發表現為彌漫性劇烈頭痛、嘔吐,繼而出現煩躁不安、嗜睡、視物模糊、黑朦心動過緩。如發生局限性腦實質損害,可出現定位體征,如失語、偏癱、痙攣和病理反射等。
眼底檢查: 視**水腫、滲出和出血。
經積極降壓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一般無任何腦損害的后遺癥。
高血壓腦病
輔助檢查
腦脊液:多正常。偶見少量紅、白細胞,蛋白含量稍增加。
腦電圖:可有異常改變。
診斷和鑒別診斷
根據血壓增高、腦水腫和顱內高壓表現及眼底檢查結果,一般可確立診斷。應與急性腦血管病、高血壓危象和顱占位性病變進行鑒別。
點擊下載:高血壓急癥
利用簡易呼吸器接于病人,按其自發呼吸的頻率及幅度手工輔助呼吸,并逐漸增大擠...[詳細]
神經外科手術病人:在顱內動脈瘤夾閉手術病人和顱內壓升高的病人,手術操作結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