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薈萃分析顯示,對140/90至160/99 mmHg范圍內的血壓進行治療,能夠降低卒中和死亡風險。
牛津大學喬治國際衛生研究中心的Kazem Rahimi博士及其同事發現,在過去5年中,與安慰劑組,或低強度養生法降低血壓相比,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或采用高強度養生方案治療輕度高血壓,能使卒中事件顯著降低28%.
在這個相對簡單的一級預防患者人群研究中,該策略還降低了該期間全因死亡風險(比值比0.75, 95% 置信區間0.57-0.98)和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風險(OR 0.78, 95% CI 0.67-0.92)。
研究小組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雜志上在線報道,其他的終點趨勢也是如此,但沒有達到統計學意義。抗高血壓藥或高強度方案vs無治療或低強度方案的比值比:
? 心血管總事件0.86(95% CI 0.74-1.01)
? 冠脈事件0.91 (95% CI 0.74-1.12)
? 心臟衰竭0.80 (95% CI 0.57-1.12)
既往三項試驗(研究無糖尿病患者)的薈萃分析已經表明,治療輕度高血壓并沒有顯著獲益。
克利夫蘭市大學醫院醫學案例中心臨床高血壓項目主任Jackson T. Wright Jr.博士在一篇隨刊述評中指出,這里的區別可能源于更具統計學功效的數據。
Rahimi的薈萃分析包括來自10項血壓降低治療試驗協作組試驗的15,266例患者,大多數患者具有糖尿病,以及包括無糖尿病患者的3項試驗,僅匯總數據可用。
研究人員指出:“成功適度降低血壓和中等數量的事件記錄,意味著置信區間廣泛適用于所有的結果。然而,研究結果表明,血壓降低可能為I級高血壓患者提供可能的獲益,這些益處可能是巨大的,尤其是對于心血管危險絕對升高的患者。”
Wright稱:“這些發現在最近的指南中及時體現,對于年齡大于60歲的患者(風險最高的人群)建議放寬血壓目標。”
“此外,盡管所有其他美國和國際指南繼續推薦抗高血壓藥物治療來達到血壓目標低于140/90 mmHg(至少到80歲),但國家質量保證委員會放寬了血壓目標,從140/90 mm Hg 以下增加至150/90 mm Hg以下(年齡大于60歲的患者)。”
美國心臟協會會長,來自布萊根婦女醫院和波士頓哈弗的Elliott Antman博士告訴MedPage Today記者:“我們一直在更新我們的高血壓指南,這篇文章認為將收縮壓調整至150mmHg才開始治療血壓這一理念是不明智的。”
不管怎樣,Wright指出,在那些主要目標不是比較治療vs不治療(尤其是)輕度高血壓的試驗中,伴有比較血壓數據的薈萃分析已經進行。
他警告稱,證據強度與一個前瞻性試驗中的證據并不相同,雖然這樣的試驗不可能完成。
他寫道:“而且……系統回顧并不是告訴大家這個范圍內的高血壓治療是否能使大于60歲的患者獲益,因為此類患者的數據被排除在外。”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