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關于HBV感染是否會增加患胰腺癌風險目前尚有爭議。這種情況,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威爾士親王醫院等多家機構聯合進行了一項薈萃分析,以評價HBV狀態與胰腺癌風險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發表在2013年7月的《歐洲癌癥預防雜志》(Europeanjournalofcancerprevention)上。研究發現,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狀態或隱匿性感染可能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
研究人員對PubMed、Embase和CNKI由創立到2012年4月為止,所有關于HBV狀態與患胰腺癌風險關聯性的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進行了搜索,同時還審查了相關期刊雜志出版物中的參考文獻。采用Newcastle–Ottawa質量評價量表(NOS)來評估方法學質量,使用隨機效應模型計算總比值比(ORs)和95%可信區間(CIs)。
研究共納入了七個病例對照研究和三個隊列研究,涉及5883例胰腺癌患者,其中有九項研究提供足夠的數據證明HBV表面抗原(HBsAg)狀態與患胰腺癌風險之間的關系(見圖1)。
研究結果發現,在HBV表面抗原(HBsAg)陽性的個體中,患胰腺癌的總OR值為1.22,相比于從未接觸過HBV感染的個體,慢性或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HBsAg陽性)患胰腺癌風險的總OR值為1.60,而抗-HBc陽性但抗-HBs陰性者,患胰腺癌風險的總OR值為1.76。而HBeAg陽性個體與HBeAg陰性個體相比,總OR值為1.71,結果見圖2。
研究結果表明,慢性或非活動性HBsAg攜帶狀態和可能的隱匿性HBV感染可能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但仍需大樣本人群、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來進一步證實這一結論。另外,進一步研究HBV感染導致胰腺癌發病的機制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