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位34歲的男性患者,因車禍致左中下腹部疼痛被送至我院。門診急查全腹部CT,未見明顯異常,以“腹壁軟組織挫傷”收住院。
患者自訴在高速路追尾,貨車方向盤直接撞至腹部,隨后出現左中下腹持續性劇烈疼痛,伴腰背部酸痛。無腹脹、嘔血。無發熱。生命體征平穩,血常規正常。腹平軟,左中下腹部明顯壓痛,無反跳痛,未及包塊,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3次/分。難道真的不存在空腔臟器損傷?帶著疑問,我們一邊復查全腹部CT+腸管重建,一邊請普外科會診。會診意見:空腔臟器損傷可能性不大,無剖腹探查指征,繼續保守治療。
盡管如此,我仍非常小心,按空腔臟器損傷的治療方案處理,給予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及輸液等治療。5天后,拔除胃管,進食流食。可不到兩小時病情發生變化,左中下腹部疼痛再次發作,且腹痛劇烈,伴腹脹,無嘔血。左中下腹部壓痛、反跳痛明顯。普外科會診意見:空腔臟器損傷,彌漫性腹膜炎診斷明確,建議緊急轉科行剖腹探查術。術后病理報告為乙狀結腸腸管及系膜挫傷、缺血、壞死,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經積極抗感染、營養支持等綜合治療后,患者康復出院。
體會:該患者病情經歷了三個變化過程。患者受傷早期僅有腸系膜血管、腸管挫傷,無腸管破裂;經過禁食、抗感染等處理后,腸系膜血管、腸管炎癥、水腫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腹痛緩解;由于挫傷、缺血的腸系膜、腸管的血供未得到根本糾正,腸系膜、腸管進一步缺血、壞死,腸管破裂,腸內容物滲入腹腔,出現彌漫性腹膜炎,腹痛再發。最終得以確診。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龍巖第一醫院 鐘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