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大學出現在校生集體腹瀉、腹痛、嘔吐等腸胃疾病,事發之后,網絡上出現了各種關于引發學生腹瀉原因的傳言。今日,臨沂大學校方表示,確診的165名患病學生已全部康復。而對于網傳該校命令學生“封鎖消息”一說,校方再次予以否認。
17日起,臨沂大學在校生開始出現集體腹瀉。隨后,一張臨沂大學團委短信通知的截圖在微博上廣為流傳,通知要求對于校內眾多學生上吐下瀉的現象,不許學生在網上發表相關言論,“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對于校方“封鎖消息”的原因,有網友稱是因為該校正在舉行一場大型運動會,不想讓此事件損壞學校形象。針對各種網絡傳言,臨沂大學校方從18日開始連發三條微博表示校方已經開始調查該事件,并公布了學生染病的最新情況,校方同時對“封鎖消息”的傳言進行辟謠,稱學校從未限制學生**,網傳短信不是學校任何部門和單位發出的,而是某些個體的炒作行為。
19日,臨沂大學宣傳部就該事件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強調,學校非常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況,學校領導多次到醫院、食堂看望學生,并與學生一起在食堂就餐。學校校也無意遮掩此事,更沒有要求學生封鎖消息。
今日,臨沂大學校方表示,5月17日至18日兩天時間,臨沂大學在校生確診的165例急性胃腸道癥狀患者,到20日晚已全部康復,自20日起,臨沂大學校區的胃腸道癥狀患者的發病率已恢復到正常狀態。
校方稱,情況發生后,臨沂大學校方與當地衛計委門、食品藥品監督部門一起,抽調專門力量對病發原因進行查找,對食堂里可能引發病情的17號前的米、面、蔬菜、肉類等進行了封存,并進行了抽樣化驗,對學校供水也進行了取樣化驗,均未發現問題。
校方介紹,醫生對這些患者的診斷為“季節性腸胃炎”,主要是因為季節變換、氣溫變化較大,部分學生食用了涼拌食品所致。患者中有的是在學校食堂食用了涼拌拉皮、土豆粉等食品,有的是在校外攤點食用了涼拌食品,對此,學校自17日起已責令學校食堂立即停止所有生冷菜品的供應。
臨沂大學宣傳部宣教科科長王金銘向中新網記者介紹,目前學校食堂采取了常規的消毒措施之外,還要求食堂每天晚上在工作間和就餐場所進行不少于兩小時的紫外線消毒殺菌,學生宿舍每天進行三次消毒液消毒,預防交叉感染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