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討 論
3.1 在影像上,大部分顱腦轉移性腫瘤有明顯的特征性。腦轉移瘤以幕上轉移為多見,約占80%,多發者占60%~85%,灰白質交界處為其好發部位。其一般特點為:大腦皮層和皮層下區多發或單發病灶,呈等、低密度或稍髙密度,周圍環繞明顯水腫帶,占位效應明顯,呈結節狀或環形強化,不典型腦轉移瘤不具備上述影像學典型特征,常常表現為發生部位不典型:病灶呈髙密度、部分有出血和囊變或內部有鈣化;瘤周輕度水腫或無水腫帶、占位效應不明顯;增強掃描病灶無明顯強化。不典型腦轉移瘤CT表現呈多樣性,且與多種顱腦原發病變CT征象極為相似,需與之加以鑒別。
3.2 不典型腦轉移瘤的誤診原因及診斷體會
回顧性分析不典型腦轉移瘤的誤診、漏診原因,最主要是對臨床一些相關性原發腦部病變(如膠質瘤、腦膜瘤、室管膜瘤、腦膜腦炎、原發性淋巴瘤、腦寄生蟲病等〉認識不夠充分,以及對瘤周水腫的認識不夠深刻和全面,并且過分強調轉移瘤皮層下區好發部位及多發性特點;其次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忽略原發腫瘤病史:另外,掃描方式、層厚、層距的選擇,窗技術的運用不夠 合理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需要強調的是,肺癌腦轉移居腦轉移瘤首位,肺癌的腫瘤細胞可由肺靜脈直接進入體循環,而其他的肺外惡性腫瘤的轉移大多先經過肺循環過濾才能轉移至腦內,可見腦內轉移瘤與肺部惡性腫瘤有高度正相關性,故而在腦轉移瘤診斷時,應常規胸片檢查或胸部CT檢查。
不典型腦轉移瘤CT征象具有多樣性且表現特征不典型,必須結合臨床多方面分析,找原發病灶、并進行鑒別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可為治療和隨訪提供有價值的影像學依據。
作者:陳宏平,張啟祿,顏家剛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