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了一份臨床報告,并提出“由于特異性皮炎(AD)由皮膚屏障的表態反應所導致,因此皮膚定向療法(skin-directed therapy)顯得尤為重要”.該報告在線發表在 11 月份的 Pediatrics 雜志上。
源自該臨床報告的數據,至少 10% 的美國兒童患有特異性皮炎,俗稱濕疹,其中 85% 病情都是首發于小于 5 歲的患兒。炎癥性皮膚疾病表現為慢性、復發性病變,通常患兒和其父母稱之為“瘙癢的皮疹”.
對于嬰兒來說,兩腮、頭皮、軀干、手足等處常常發生皮疹。到了幼兒期,皮膚褶皺處常嚴重侵襲。而到了青少年及成年時期,皮疹常發生在手部和足部。
接近 50% 的患者中,特異性皮炎在擾亂睡眠、影響生活質量、限制活動、導致疲勞沮喪、影響社交圈等方面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對于中等及嚴重程度的患兒父母來說,每天將要在護理患兒皮膚上消耗接近 3 小時的時間。
盡管多數家長錯誤地認為食物過敏會是導致濕疹的關鍵要素,但實際上,對表皮結構完整性起到重要作用的絲聚蛋白(filaggrin, FLG)發生突變,則會使發生特異性皮炎的風險提高兩到三倍。
因此,該指南提出皮膚定向療法是治療特異性皮炎的首選方法。每天,患兒應保持皮膚濕潤,避免皮膚受到**。每天用溫水洗澡非常有效,同時使用無芳香的沐浴液,在洗澡后可涂抹潤膚膏。家長應根據患兒對洗澡的反映情況調整洗澡頻率。
頻繁使用潤膚膏可有效減少皮膚不適,輔以修復皮膚屏障,已證實可降低局部使用類固醇藥物的依賴。家長應每天在患兒全身涂抹潤膚膏至少一次,甚至包括健康的皮膚區域。在保濕作用上,富含油脂的軟膏最有效果。常見的皮膚**物有防腐劑和芳香劑,**性肥皂、粗布、汗水和壓力。
最后,局部類固醇激素可以直接影響皮膚的免疫應答,適當使用可有效和安全治療特異性皮炎。對于急性發作或者病情嚴重情況,家長可采用溶有類固醇激素的濕布敷于患處的方法。
盡管特異性皮炎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近期研究發現異常的皮膚屏障是重要的一方面,這也使得臨床醫生逐步認識到,皮膚定向療法是治療特異性皮炎患兒的首選。
長期以來,人類得以生存往往會面臨高水平的基因突變,而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詳細]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并發癥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