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瘤的病癥概況
甲狀腺腺瘤是以頸前腫塊局限于一處,形似核桃,質地較硬,可隨吞咽而上下移動的頸部慢性病變。發病的主要因素是由于長期的憤怒或憂郁愁悶,使肝氣郁滯,進而津液,氣血郁結凝滯,久聚成痰,氣滯痰凝,痰氣交阻,聚結于頸前而生成。其次,還與水土,飲食、體質等因素有關,本病初期一般無明顯癥狀,往往是在體檢時B超發現,發現后,多數患者采取手術治療或不治療。手術治療術后極易復發,復發率高達90%以上,難以根治;不治療(因為無明顯癥狀:不痛、不癢),病程一長,成為難治之病,或惡化成甲狀腺癌。具有關資料:甲狀腺腺瘤的癌變率高達10%-20%左右。甲狀腺腺瘤相當常見,常發生于40歲以下,以20-40歲女性最常見。
甲狀腺瘤的病理分類
1.甲狀腺瘤的病理分類之 濾泡狀腺瘤:是最常見的一種甲狀腺良性腫瘤,又分為:
<1>胚胎型腺瘤。
<2>;胎兒型腺瘤。
<3>;膠性腺瘤,又稱巨濾泡性腺瘤(最常見)。
<4>;單純性腺瘤
<5>;嗜酸性腺瘤
⒉甲狀腺瘤的病理分類之 **狀腺瘤:良性**狀腺瘤少見,多呈囊性,故又稱**狀囊腺病。甲狀腺腺瘤中,具有**狀結構者有較大的惡性傾向。
⒊甲狀腺瘤的病理分類之 不典型腺瘤:比較少見,瘤體包膜完整,質地堅實。
⒋甲狀腺瘤的病理分類之 甲狀腺囊腫:根據內容物不同可分為膠性囊腫、漿液性囊腫、壞死性囊腫、出血性囊腫。
⒌甲狀腺瘤的病理分類之 功能自主性甲狀腺腺瘤:瘤實質區可見陳舊性出血、壞死、囊性變、玻璃樣變、纖維化、鈣化。瘤組織邊界清楚,周圍甲狀腺組織常萎縮。
毒性甲狀腺腺瘤是由于該腺瘤發生功能增強,產生大量甲狀腺激素,從而引起甲亢的表現。毒性甲狀腺腺瘤多見于女性,以30~40歲多見。腺瘤通常是單個,少數不止1個。患者有甲亢癥狀,查體往往可以發現甲狀腺有結節,一般比較大,常達數厘米大小。測定血清T3、T4水平增高,以T3增高較為明顯。甲狀腺掃描證實結節為熱結節,但周圍的甲狀腺組織放射性同位素分布往往缺乏或減低。
相關專題鏈接:甲狀腺瘤治療病案分析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