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管理指南》內容預覽:
早產兒是指出生時胎齡<37周的新生兒,其中出生體重<1500 g者為極低出生體重JL(VLBW),<1000 g為超低出生體重JL(ELBW)。在早產兒中,胎齡<32周或出生體重<1500 g者l臨床問題較多、病死率較高,是早產兒管理的重點。由于早產兒已逐漸成為新生兒領域的重要問題,新生兒學組經過討論,制定《早產兒管理指南》,供各單位參考。
了解病史:對可能發生早產者,新生兒醫師要盡早參與,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孕期母親和胎兒情況,早產的可能原因,是否完成對胎兒促胎肺成熟的預防,評估分娩時可能發生的情況,作好出生時的處理準備。積極復蘇:早產兒出生時產科合并癥可能較多,窒息發生率較高,對窒息兒出生時要積極復蘇,動作要快且輕柔,產科與新生兒科醫師要密切合作。復蘇后要仔細評估全身狀況。二、保暖出生后即應給予保暖,產房溫度應保持27—28℃。
出生后迅速將全身擦干,放在預熱棉毯中,盡量不讓患兒裸露,在復蘇處理后盡快放在預熱的暖箱中。維持恒定的適中溫度對早產兒非常重要,早產兒暖箱適中溫度根據不同出生體重和日齡在32~35℃左右(表1)。暖箱相對濕度一般為6o% ~80% ,胎齡和出生體重越低,暖箱相對濕度要高一些,對超低出生體重兒,暖箱濕度對維持體液平衡非常重要,國外有些單位采用較高的濕度(表2),但要注意預防感染。
為保持體溫穩定,各種操作盡量在暖箱中進行,如需暫時離開暖箱亦應注意保暖,對出生體重較大(超過2000 g)的早產兒也可以用開放式輻射式保暖床并蓋以塑料薄膜進行保暖。表1 不同出生體重早產兒適中溫度(暖箱)表2 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暖箱溫度和濕度通信作者:陳超(Email:then6010@163.con1). 標準.方案.指南.三、呼吸管理1.一般吸氧:包括頭罩吸氧、鼻導管吸氧和暖箱吸氧。如吸室內空氣時經皮血氧飽和度(TcSO:)低于85% ~87%并有呼吸困難者,應給予吸氧。
要盡可能采用有空氣與氧氣混合的氣源,頭罩吸氧總流量為4~6 L/min。對日齡較大者可用鼻導管吸氧,氧流量0.5 L/min左右。早產兒吸氧必須監測經皮血氧飽和度,嚴格控制吸人氧濃度,根據TcSO:或血氣檢測調整吸人氧濃度,一般將TcSO:維持在88% ~93%左右即可,不宜高于95% 。2.持續氣道正壓呼吸:對有呼吸困難的輕度或早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濕肺、感染性肺炎及呼吸暫停等病例可使用鼻塞持續氣道正壓呼吸(CPAP),CPAP能使肺泡在呼氣末保持正壓,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張開。CPAP壓力以4~6 cm H2O(1 cm H2O=0.098 KVa)為宜,吸人氧濃度根據TcSO2盡快調整至<0.4......
《早產兒管理指南》完整版下載地址:
http://ziyuan.iiyi.com/source/down/491896.html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以柯薩奇A組16型(CoxA16)、腸道病毒71型(...[詳細]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