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核名稱的由來
結核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也許有了人類不久就已有了它的存在。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2100年前的女尸身上發現左上肺門均有結核病灶。 1965年,法國學者Sylvius根據解剖了死于所謂“消耗病”或“癆病”人的尸體,發現肺臟及其它器官有顆粒狀的病變,根據其形態特征稱之為“結 核”。因而,結核的名稱就此而被應用至今。
2、 結核病的流行歷史的三個時期
國內外許多學者針對結核病的流行演變將結核病的流行歷史分為三個時期:1882年結核菌被發現以前。這一時期,人們對結核病沒有一個科學的認識,結核病流 行十分猖獗,結核病死亡率高,當時人們稱之為“白色瘟疫”;1882年~1945年,即郭霍氏發現結核桿菌到鏈霉素等抗結核藥物沒有廣泛應用之前,這一時 期,明確了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在肺結核的診斷、早期發現、預防、治療、消毒、隔離及衛生宣教等方面有了新的進展;從1945年開始,已進入現代化學療法的 階段,隨著各種化學藥物的問世,化學療法逐漸普及,結核病控制措施不斷完善,結核病的流行狀況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結核病的流行呈加速下降趨勢。
3、全球結核病疫情現狀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目前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結核桿菌,也就是20億人口感染了結核菌。在2010年,全球有900萬人罹患結核病,140萬人死亡,其中95%發生在發展中國家。這些數字使結核病成為世界上成人傳染病的二號殺手。
4、我國結核病疫情現狀
1)。我國結核病發病情況: 結核病年發病數100萬,發病率78/10萬。 2)。我國結核病患病情況 :15歲及以上人群中,活動性肺結核患病人數499萬,患病率459/10萬; 涂陽肺結核患病人數72萬,患病率66/10萬; 菌陽肺結核患病人數129萬,患病率119/10萬。 3)。我國結核病死亡情況:結核病年死亡人數5.4萬,死亡率4.1/10萬;肺結核年死亡人數5.2萬,死亡率3.9/10萬。 4)。我國結核桿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TB/HIV)雙重感染患者約2萬; 每年新發耐多藥肺結核(MDR-TB)患者約10萬人 5)。與2000年相比,2010年活動性、涂陽和菌陽肺結核患病率分別下降1.5%、60.9%和44.9%,年遞減率分別為0.2%、9%和5.8%。肺結核死亡率下降55.7%,年遞減率為7.8%。
5、我國結核病流行特征為:
(1)與2000年相比,雖然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下降減慢,但涂陽和菌陽肺結核患病率大幅度下降,性別和年齡別患病率均明顯下降,不同地區肺結核患病率基本呈下降趨勢。
(2)肺結核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
(3)與2000年相比,活動性肺結核患者中無癥狀者所占比例明顯增加,肺結核患者分離菌株的耐多藥率有所下降。
(3)地區間發展不平衡:鄉村患病率高于城鎮,西部地區患病率高于中部和東部地區。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