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栓塞和大動脈粥樣硬化是腦動脈閉塞的主要原因,鑒別缺血性卒中的亞型對于患者的管理意義重大,通常臨床上為了鑒別,需要檢查患者的 24 小時心電圖以及超聲心動圖。雖然一些研究已經發現了缺血性卒中的一些生物標記,如血管狀態或者缺血半暗帶的強化,但這些無法幫助醫生區分卒中的亞型。
1.5T 核磁 T2 相上的磁敏感血管征(SVS)可預測心源性栓塞,但是在大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中也可發現這一現象。大血管閉塞的患者,其 T2(3.0T)相上的 SVS 呈兩層。來自日本的幾位學者展開了研究,旨在評估 3.0T 核磁 T2 相的雙層 SVS 預測心源性栓塞的有效性,文章于今年 11 月發表于 Stroke 上。
研究對象為 132 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發病 24 小時內,且表現為心源性栓塞或大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閉塞。研究人員在 3.0T 的核磁上比較了雙層 SVS 和 SVS 的靈敏性、特異性、診斷比值比來預測心源性栓塞。
圖:顯示的為患者的 SVS 和雙層 SVS.病例 A:男,68 歲,由心源性栓塞導致的右側頸內動脈閉塞。(1)MRA 示阻塞點(箭頭),(2)3.0T 核磁 T2 相(箭頭)呈雙層 SVS,中央為低信號(多個箭頭指示),外周呈相對高信號。
病例 B:女,72 歲,由心源性栓塞導致的左側側頸內動脈閉塞。(1)MRA 示阻塞點(箭頭),(2)3.0T 核磁 T2 相(箭頭)上頸內動脈呈雙層 SVS.病例 C:男,76 歲,由大動脈粥樣硬化(LAA)導致的大腦中動脈閉塞。(1)MRA 示阻塞點(箭頭),(2)3.0T 核磁 T2 相(箭頭)呈 SVS,無中央低信號。
結果發現,共 132 名患者(72 名男性,平均年齡 74.5 歲),其中 63 例(47.7%)證實為心源性栓塞。盡管 3.0T 核磁 T2 相的雙層 SVS 對于預測心源性栓塞和大動脈粥樣硬化的靈敏性無統計學差異(分別為 74.6% 和 58.0%),但是雙層 SVS 對于預測心源性栓塞的靈敏性(42.9%)明顯高于大動脈粥樣硬化(2.9%)。雙層 SVS 預測心源性栓塞的特異性和診斷比值比分別是 97.1% 和 25.1;SVS 的分別為 42.0% 和 2.1.
作者得出結論:3.0T 核磁 T2 相上的雙層 SVS 對于預測心源性栓塞的特異性很高。這對于預測心源性栓塞以及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病人管理意義重大。作者也表示,將會繼續研究這一征象對再灌注療效的評估的用途。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