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胸腔積液(MPE)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預后很差。留置胸腔導管(IPCs)能緩解癥狀,但會增加胸腔感染的風險。而幾十年來就有傳言,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發生醫源性胸腔感染后病情進展較慢。
為了驗證這一假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 Nick A Maskell 教授等對 2005 年 1 月 1 日至 2014 年 1 月 31 日英國 6 個中心 MPE 行 IPCs 后發生胸腔感染的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將發生胸腔感染患者的生存期與 788 例 MPE 患者(LENT 隊列)及國家統計數據的生存期進行比較,發現發生 IPCs 的 MPE 患者具有較長的生存期,文章最近發表在 CHEST 上。
該研究共納入 672 例患者行 IPCs,其中 25 例(3.7%)發生感染。大部分發生胸腔感染的患者(20/25)為間皮瘤或肺癌。
該研究發現,發生胸腔感染人群的中位生存期要比 LENT 隊列更長,但結果沒有顯著性。發生胸腔感染的間皮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是國家統計的間皮瘤患者生存期的 2 倍(753 天 vs <365 天),也是 LENT 隊列中間皮瘤患者中位生存期的 2 倍(339 天)(圖 1)。
肺癌及乳腺癌組的生存期沒有顯著性差異。61% 患者在早期發生感染 (圖 2)。早期感染與晚期感染患者間的中位生存期沒有差異。
該小樣本研究發現,IPCs 的 MPE 患者人群的統計結果顯示,胸腔感染可能與更長的生存期相關,尤其是間皮瘤患者。但是結果沒有顯著性,需要一個更大規模的研究來探討由感染引發的局部免疫是否能影響間皮瘤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