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精神分裂癥防止指南》內容簡介:
由衛計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和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牽頭,編寫《中國精神障礙防止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現已完成的是:精神分裂癥、抑郁障礙、雙相障礙、老年期癡呆和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它們是《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02——201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規定的重點疾病。
《2007精神分裂癥防止指南》內容預覽:
中國精神分裂癥的防止回顧精神分裂癥的高致殘率是直接導致患者貧困和其家庭因病返貧的直接原因。此外,有危害行為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所造成社會不穩定甚至嚴重社會治安問題更是有目共睹。精神分裂癥在任何國家都是重點防止的精神疾病。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精神醫學和其他醫學學科一樣,貫徹執行了預防為主的方針,以醫院為中心擴大院外防止工作,正在建立和健全適合我國國情的精神病防止體系,對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常見精神病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精神病防止工作主要致力于建立新的精神病院,并在專業人員和防止機構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工作重點放在對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收容、管理和治療上。
(2)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我國已基本完成城鄉基層衛生組織的建設,各地精神病院都先后建立了防止科,負責以精神病防止為主要內容的社區精神衛生服務工作,開展了大規模的精神病普查及流行病學調查,掌握了精神障礙的患病情況,為制定精神衛生服務計劃提供主要依據。并對基層醫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城鄉建立了精神病三級防止網,在農村設立家庭病床,大大降低了以精神分裂癥為主的精神疾病的復發率和社會肇事率。
(3)20 世紀 80 年代起這一工作得到了重視。1986 年全國第二次精神衛生工作會議起草了《關于加強精神衛生工作的意見》,從加強領導、增加投入、培養人才等方面推進了社區精神病防止和康復工作的發展。1991 年國家的“八五”計劃綱要將精神病防止康復工作納入國家發展計劃,探索實行開放式的防止康復方法,這給有精神疾病的千家萬戶帶來了福音。全國殘聯將精神殘疾的康復列入“八五”計劃,這在國內外都是創舉。2001 年又召開全國第三次精神衛生工作會議,由于國家的重視、各級 ** 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協作及參與,將為精神分裂癥的防止提供更為有力的幫助,我國的精神衛生工作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點擊下載***:《2007精神分裂癥防止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