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底骨折傷及鞍旁頸內動脈、蝶腭動脈或篩動脈,可引起難以制止的大量鼻出血,嚴重者可致休克。所以我們要重視外傷性鼻出血的救治,要及時診斷,然后配合細致的護理治療,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從以下幾點加以分析:
1.首先做好病人心理護理,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安慰病人,并告訴病人醫護人員正在積極采取措施治療,緊張只能加重出血,只有安靜地與醫護人員配合,才能盡快得到治療效果。必要時給予鎮靜劑。
2.采取適當的體位。一般取坐位或半臥位;疑有休克時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
3.急救時的止血方法:
(1)用手指捏緊兩側鼻翼10—15分鐘,能起到止血目的(對少量出血效佳)。囑患者將流入口內的血液吐出,以免誤咽。
(2)局部冷敷。將冷水毛巾(不可過濕)敷于前額部、頸部兩側或枕部,促使局部血管收縮,從而減少出血。
(3)用1%麻黃素和1地卡因棉片塞入鼻腔,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同時麻醉鼻腔黏膜,解除疼痛,以利進一步治療。
(4)出血量大,滲血面較廣以及出血部位不明確或經上述止血無效時,必須密切配合醫生進行鼻填塞術(前鼻孔及后鼻孔填塞術、氣囊或水囊壓迫止血等)。
4.飲食應給予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熱量的流食或半流食。對于老年人、體弱及出血量較多的病人,應給予輸液、輸血、吸氧、保暖等處理。
5.保持口腔清潔,每日做口腔護理2-3次。對施行填塞術的病人,應給口部蓋以濕紗布,以減輕病人因呼吸而致的口、咽部干燥不適感。口唇有干裂時,可涂以石蠟油濕潤。
6.嚴密觀察病人填塞后有無再出血情況。前鼻孔填塞術者,觀察前鼻孔有無滲出液;后鼻孔填塞者,讓病人張開口觀察有無出血,如果有出血,讓病人吐出,切勿咽下,并按時測血壓、脈搏,準確記錄出血量。如果發現病人血壓下降,脈搏細速,面色蒼白,口干,胸悶等癥狀時,應立即讓病人平臥頭偏向一側,并通知醫生緊急處理。
7.告訴患者避免受涼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劇烈咳嗽等,以免導致鼻腔再度出血。同時應積極給予抗生素治療,預防中耳炎等并發癥。要求病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用力擤鼻或挖鼻過重。
8.禁忌癥:對于有高血壓危象及顱底骨折引起的鼻出血,不宜進行填塞。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