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2年6月6日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篇論文,睪酮替代療法(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 TRT)似乎是安全的,并不增加前列腺癌發病率。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院研究員Mark R. Feneley博士和倫敦男性健康中心研究員Malcolm Carruthers博士開展了一項最新的研究:分析接受TRT治療的男性的長期前列腺癌發病率。研究人員對患有雄激素缺乏癥并且正在接受TRT(顆粒植入、十一烷酸睪酮、美睪酮和Testogel)治療的1365名患者(平均年齡為55歲)的臨床數據進行綜述,并且對這些臨床數據進行高達20年的追蹤。所有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進行過前列腺癌篩查,而且他們的內分泌、生化、血液學和尿液圖譜需要接受基線評估,而且每隔6個月也要進行一次。
在進行2966人工年(man-year)治療之后,研究人員發現總共確診出14個新的列腺癌病例(每212年治療后產生一個病例)。平均確診時間為6.3年(范圍為1-12年)。進行睪酮替換治療對總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t-PSA)、游離PSA(free PSA, f-PSA)或者f-PSA與t-PSA的比例并沒有產生統計學上顯著性的影響。研究人員并沒有觀察到任何初始的PSA改變和隨后的前列腺癌確診之間存在聯系。
論文作者們在文中寫道,“這項研究提供相當多的證據證實在采取合適的臨床監控下,睪酮替換療法對前列腺是安全的,同時也改善早期的前列腺癌檢測。對個人而言,進行前列腺定期監控的睪酮替換療法可能比任何沒有監控的其他療法更加安全。”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