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是搶救和治療多種疾病時經常采用的用藥手段之一,在危重患者的搶救和多種疾病的治療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靜脈輸液的目的如下:
1.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常用于脫水、酸堿平衡紊亂者,如劇烈嘔吐、腹瀉、大手術后。
2.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用于嚴重燒傷、大出血、休克等患者。
3.輸血。
4.胃腸外營養。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用于胃腸道吸收障礙及不能經口進食如意識不清、口腔疾病等患者。
5.輸入藥物治療疾病。如輸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輸入脫水劑降低顱內壓等。
6.疼痛治療。
7.抗腫瘤治療。如各種腫瘤的化療。
嚴格執行消毒制度,遵守無菌操作規程,把好藥品和輸液器具質量關,合理用藥,注意等是減少臨床輸液反應的關鍵。
1.臨床資料
本組39例輸液反應中,男12例,女27例,年齡 16—76歲,輕度反應者35例,中度反應者3例,死亡1例?;颊咭话阍谳斠汉?.5~8小時之間出現寒戰、發熱、出汗、惡心、嘔吐等癥狀,有時體溫升高至40℃以上,嚴重者出現呼吸困難、發紺、甚至昏迷。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2.輸液反應的原因
39例輸液反應中3例輸入白蛋白,2例輸入右旋糖酐,1例輸入水解蛋白,12例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而發生反應。39例輸液反應中大部分應用一次性輸液器進行輸液,少部分應用點滴器進行輸液,所用液體多數是5%葡萄糖及10%葡萄糖液,分析原因可以與以下因素有關:
2.1 體質和機體差異的影響,機體對外來刺激敏感,初次接受輸液,營養狀態差異,自身生理秘b理差異等,極易引起輸液反應。
2.2 所輸液體中的致敏物質能引起輸液反應,如右旋糖酐、水解蛋白或配伍其他致敏藥物,如青霉素、細胞色素C、磺胺類等都可能引起反應。
2.3 護理人員在進行輸液操作時,或未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而被細菌污染,或輸液速度過快輸液時間過長而引起不適。
2.4 輸液所用的液體藥物及其容器輸液系統的質量存在問題或制造和儲運過程中被細菌污染,或含有物理或化學性熱源,如不溶性異物,輸液中由橡皮管、橡皮塞脫落的橡膠微粒,或聯合用藥時由于配伍不當產生化學微粒以及玻璃屑纖維等進入體內都會引起不良反應。這些多為引起輸液反應的最常見原因。
3.輸液反應的預防
3.1 必須加強醫院供應室的管理及質量控制,對輸液器具,包括輸液瓶、橡皮管、茂菲氏滴管、玻璃接頭和針頭、注射器等物要求清洗趕緊,無異物、滅菌、無熱源。
3.2 聯合用藥者,應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和體內的相互作用,并注意詢問過敏史。
3.3 輸液前15分鐘囑患者臥床休息,避免躁動,以減少反應發生。
3.4 藥液溫度一般應維持在20~30~(2之間,速度應適宜,一般維持在30-60滴/分。
3.5 輸液環境應清潔衛生,避免在治療時掃床、清掃地面等,盡量減少人員流動,防止空氣中的細菌污染。
3.6 護理人員在用藥前要仔細檢查藥物的質量,檢量瓶口有無松動,液體有無混濁,瓶子有無裂縫。如發現上述情況,一律不能使用。
3.7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瓶蓋和安瓿用碘酒、酒精消毒、輸液器具應以少量液體沖洗,排盡空氣,以防空氣和微粒進入血管,導管外露部分最好裝空氣過濾裝置,以過濾可能帶人的微粒。
4.輸液反應的處理
4.1 對反應較輕的患者,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
4.2 輸液時,患者一旦發生熱源反應,應立即停止輸液。
4.3 654-2或阿托品靜脈注射,可解除平滑肌痙攣,改善微循環,調節體溫,在治療輸液反應中有良好的效果。
4.4 安痛定肌肉注射,可緩解冷感,使體溫恢復正常。
4.5 吸氧呼吸困難、發紺者給予氧氣吸入。
4.6 嚴重者用10%葡萄糖液20ral加入地塞米松l0mg靜脈注射。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