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具有鎮痛作用的靜脈全麻藥。可選擇性抑制丘腦內側核,阻滯脊髓網狀結構束的上行傳導,興奮邊緣系統。此外,對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受體也有一定的親和力。**靜脈及經鼻給藥可快速發揮抗抑郁作用,而該藥的神奇之處遠不止于此。一項發表于4月16日《美國醫學會雜志·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 2014 Apr 16)的研究顯示,**靜脈給藥可快速緩解慢性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癥狀。
創傷后應激障礙(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稱延遲性心因性反應(delayed psychogenic reaction),是由應激性事件或處境而引起的延遲性反應。
在這項最近開展的研究中,由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精神病學副教授Adriana Feder醫生所領銜的團隊發現,與活性對照組相比,**(0.5mg/kg)靜脈給藥與PTSD癥狀的顯著及快速改善相關。
“這項發現可能指向慢性PTSD的新療法。”Adriana Feder醫生指出,“然而,該研究應被視為概念證實性研究;另外,我們還需要持續時間更長的臨床試驗。”
快速抗抑郁
研究者指出,PTSD是一種慢性、致殘性的疾病。然而,目前針對該病足夠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仍較少。
他們補充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谷氨酸在介導應激反應、形成創傷性記憶以及PTSD的病理生理學方面發揮著作用。然而,此前尚無研究探討**針對慢性PTSD療效的隨機對照研究,已進行的少數幾個研究均為回顧性或非隨機性。
作為麻醉劑,**的劑量為2mg/kg,而小于此劑量時則可被用作鎮痛劑。事實證明,該藥的安全性良好,在維持正常呼吸功能方面,**優于其他同類藥物。
基于先前**可有效治療難治性抑郁的結論,研究者開展了這項概念證實性的隨機雙盲交叉研究,比較了**與活性安慰劑**治療PTSD的差異。**具有與**類似的藥代動力學參數及非特異性的行為效應。
“近些年來,我們已經發現,**可有效對抗難治性抑郁癥狀。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假定**靜脈給藥可在24小時內顯著改善PTSD的核心癥狀,同時可以改善PTSD所共病的抑郁癥狀。”合作研究者、伊坎醫學院的Dennis Charney及Joel Ehrenkranz Dean醫生指出。
研究共納入了41名患者,年齡介于18-55歲之間。這些患者的主要診斷為PTSD,臨床醫師專用PTSD量表得分(CAPS)均高于50分。隨機化分組及研究之前2周內,受試者未接受精神藥物治療。
研究主要轉歸為靜脈給藥24小時后PTSD癥狀的改善,評價工具為事件沖擊量表修訂版(IES-R)。次要轉歸的測定包括Montgomery- ?sberg抑郁評定量表(MADRS),抑郁癥狀學快速問卷自評報告(QIDS-SR)以及臨床總體印象-癥狀嚴重度(CGI-S)及改善(CGI-I)量表。受試者在給藥后24小時、48小時、72小時及7天后接受了上述量表測查。
此外,通過使用臨床醫師專用解離狀態量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及Young氏躁狂量表,研究者監測了試驗過程中的負性事件。
快速改善癥狀
研究過程中,受試者在40分鐘內被靜脈給予單劑**及**。靜脈輸注的順序完全隨機,給藥時間間隔2周。
結果顯示,與活性安慰劑**相比,**與“PTSD癥狀顯著而快速的癥狀改善相關”(IES-R平均差 12.7;95%置信區間[CI]2.5-22.8,p=0.02)。研究者還指出,在校正了基線及給藥后24小時抑郁癥狀嚴重程度這一因素后,**的這一藥理效應在交叉研究及數據一期分析中仍存在顯著性意義。另外,**同樣可以改善共病抑郁癥狀及總體臨床精神狀況。
另外,研究者報告稱,該藥“耐受性良好,不存在具有臨床意義的持續性解離癥狀。”
“我們的研究首次顯示,單劑**靜脈給藥與PTSD核心癥狀及共病抑郁的改善相關。”研究者稱。他們補充道,研究結果應被日后其他試驗所**;另外,研究應檢視更高劑量下**對慢性PTSD的療效及安全性,探索**如何預防存在創傷史的外科手術患者出現PTSD癥狀,了解**的作用機制,確定對該干預措施應答情況的預測因素。“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證據顯示,精神科住院部...[詳細]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擴展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