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藥組成:紫河車100克,十大功勞120克,白術150克,白及200克,烏梅150克,茜草120克,百部150克,地骨皮150克,蜈蚣100克,夏枯草150克,貓爪草150克,牡蠣200克。上藥共研末,水泛為丸,每日18克,分3次溫水吞服。8歲以下患者藥量減半。3個月為1療程。此方為筆者自擬,經10余年之臨床觀察,治療肺結核,效果顯著。
肺結核是具有傳染性的肺部慢性消耗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熱、盜汗、消瘦”為其基本特征。中醫將其歸為“肺癆”范疇,認為其病因有兩個方面:一為外因感染,“瘵蟲”傷人;二為內傷體虛,氣血不足,陰精耗損,病變部位本在肺,基本病理為陰虛火旺,因病情頑纏,影響整體,則傳及脾、腎等臟,故有“其邪展轉,乘于他臟”之說,漸致氣陰兩虛,陰損及陽,陰陽兩虛。如元代葛可久《十藥神書》云:“嘔血吐痰,骨蒸煩熱。腎虛,精竭形羸,頰紅面白,口干咽燥,小便白濁,遺精盜汗,飲食難進,氣力全無”,描述已極盡詳實。故而筆者認為,本病多責之肺脾腎三臟,蓋肺虛不能輸布精微,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腎為肺之子,肺虛腎失滋生之源,或腎虛相火灼金,上耗母氣,子不壯則母不安也,故臨床提倡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且在吸取古今治癆名家用藥的基礎上,結合多年臨證所得,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遂自擬抗癆補金丸一方。方中既有紫河車、十大功勞滋養肺腎,金水相生,增強機體免疫力;又有白術之屬補氣健脾,培土生金,可消除西藥之胃腸道癥狀;白及、烏梅、茜草輩,斂肺止咳,生津止血,活血消腫,且具抗癆之功;更有百部、地骨皮潤肺定咳,養陰清熱,均能殺蟲;同時也有蜈蚣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修補空洞,抗癆殺蟲;夏枯草、貓爪草清熱散結,清肝明目,同時對西藥的眼部損害具有保護作用,也能抗結核菌;又結合現代藥理學的特點,加以牡蠣等補充鈣質,促進病灶鈣化。該方病證結合,標本兼治,一藥多用,攻補兼施,集古今理論融于一爐,既遵循傳統中醫“殺其蟲以絕其本、補其虛以復其元”之治療原則,同時也結合了現代藥理學特點,完全按照結核病“侵入的菌量多、毒力強或自身抵抗力低下”是發病的關鍵而處方遣藥,雙向治療,共奏滋養肺腎,補益氣血,斂肺止咳,生津止血,活血消腫,逐瘀生新及殺蟲之功。同時,筆者認為該方具備普遍的適應性,且丸藥緩投,濃度高、吸收好、服用方便、治愈率高,頗值得臨床推廣。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