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試驗分期
不同試驗分期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試驗目的有所區別,臨床試驗設計不同。
I期臨床試驗:試驗藥物預期用于冠心病患者,故一般認為可能具有心血管活性。在進行常規觀察項目(如耐受性、藥代動力學)的同時,應關注藥物心血管系統活性的觀察。應詳細觀察心律、血壓、心電圖,必要時增加觀察時點,并可考慮超聲心動圖以及凝血時間、血流動力學等各項相關指標的觀察。
若試驗結果出現難以解釋的現象,必要時,在符合倫理學原則的基礎上,增加安慰劑對照,采用隨機雙盲試驗設計,進行比較性試驗,以獲得更準確的信息。
Ⅱ期臨床試驗:作為探索性試驗階段,可有多個研究目的,如中醫證候、劑量、療程探索研究。臨床試驗有效性研究應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可首先考慮觀察心絞痛分級低的患者,對藥物療效有初步認知后,再考慮納入心絞痛分級高的患者。
Ⅲ期臨床試驗:作為確證性試驗階段,在目標適應癥范圍、劑量基本確定的基礎上,可以適當擴大人群的年齡、合并癥等試驗范圍。一般應符合隨機、雙盲、對照的試驗設計要求。冠心病患者多為老年人,在保證安全和符合倫理學的情況下,允許Ⅲ期臨床試驗適當向老年患者放寬年齡限制。
(三)診斷標準
1.西醫診斷
必須有明確的診斷依據。
診斷慢性穩定性心絞痛可參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頒布的《慢性穩定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
診斷不穩定性心絞痛可參照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頒布的《不穩定性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
2.中醫證候診斷
中藥復方制劑中醫證候的選擇應符合方證相應的基本原則。按照權威、公認的原則選擇中醫證候診斷標準。目前仍可參考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中醫證候診斷標準(見附錄1)。亦可根據藥物的特點、目標適應癥特點,依據中醫理論自行制定,但應提供科學性、合理性依據,并具有臨床實際可操作性。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