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好發部位
中山大學腫瘤防止中心劉強教授研究團隊發現,鼻咽癌血清標志物可評估鼻咽癌患者的預后情況,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雜志《臨床腫瘤學雜志》上。
有研究表明,鼻咽癌患者幾乎都有EBV感染。因此,通過檢測出血清中抗EBV的某些抗體,可以作為判斷預后的參考。對此,劉強課題組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一起,收集了近1300例鼻咽癌患者的相關病例資料,通過分析患者血清中抗EBV特異性DNA酶(EBV-DNase)抗體的濃度與其5年、10年生存率的關系發現,EBV-DNasend濃度對鼻咽癌的預后評估和病情監測均有重要意義。他們還將患者血清中的E-BV-DNase濃度與傳統的腫瘤TNM分期相結合進行分析,結果發現TNM分級高的病人組中EBV-DNase抗體濃度低的患者5年、10年生存率要高于TNM分級低的病人組中EBV-DNase濃度高的患者。這表明,血清標志物EBV-DNase與傳統的鼻咽癌TNM分期有互補作用。這一研究成果對于評估鼻咽癌的預后有重要意義。
劉強教授指出,利用研究成果,打破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固有的屏障,在其間建立起直接的關聯,把實驗室基礎研究獲得的知識和成果快速轉化為臨床治療的新方法。劉強教授稱,目前的研究結果提示我們,需要對腫瘤治療策略作相應的改變,比如在腫瘤治療中,結合抗體濃度和TNM分期,為患者制訂個性化治療方案。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