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韓國的Ja Sung Choi醫生及其同事通過內鏡研究便潛血陽性患者的上消化道情況,這些患者無晚期結直腸腫瘤、痔瘡或結腸炎。
這個團隊回顧分析了從2005-2011年間進行上消化道及結腸鏡檢查的340名便潛血陽性患者的總體資料。
研究分析了552名便潛血陽性患者的人口資料,藥物的影響,包括抗血小板藥、非甾體類抗炎藥或華法令對便潛血實驗結果的影響,經上消化道鏡和結腸鏡確定的消化道黏膜病灶,及便潛血實驗的效價。
結腸鏡檢查中,發現35名結直腸癌患者,22名高級別腺瘤患者。"結腸鏡檢陰性"包括無明顯病灶及非高級別腺瘤存在。
研究者發現在243名"結腸鏡檢陰性"患者中,上消化道鏡檢發現3例胃癌和39例胃潰瘍病。胃癌均發生于2年內未進行上消化道鏡檢的患者。然而,胃潰瘍病的發病率在2年中是否進行上消化道鏡檢的患者間無明顯差異。研究者觀察到有2種或更多抗血小板藥物增加便潛血實驗的假陽性率。
Choi醫生的團隊總結到:"對于便潛血陽性及結腸鏡檢陰性的患者,上消化道情況的評估極其必要,尤其是2年內未行上消化道鏡檢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