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發生腦震蕩形式的創傷性腦損傷會增加以后患抑郁癥的風險。美國研究人員解釋稱這與顱腦損傷引起大腦免疫反應改變有關。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生物精神病學》雜志上。
俄亥俄州立大學(哥倫布)的研究人員對有中度腦外傷的小鼠和健康小鼠進行了比較。在主要作者JonathanGodbout率領下,研究人員發現,小鼠在受傷后第一個月表現出抑郁癥狀,是由于受傷后的神經炎癥所致,但在一個月內即消失。
傷后30天,研究人員對小鼠的大腦再次進行了檢查。檢查顯示其小膠質細胞一直保持警戒狀態。無顱腦損傷的小鼠并沒有這些細胞。
隨后,研究人員令小鼠感染脂多糖。注射后24小時,TBI動物表現出抑郁癥狀,并且兩種炎癥相關蛋白的水平也顯著較高。感染72小時后,抑郁癥狀更加顯著。此時,健康的小鼠已經恢復。
因此,該研究作者解釋稱,顱腦損傷可令腦部的免疫細胞進入警戒狀態,當免疫系統遇到新的**時,可能會導致長時間和放大的免疫反應。大腦中的過度炎癥反應與抑郁并發癥相關。科學家正在研究對抗炎癥的新療法,因為常見的抗抑郁藥可能對此無效。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